负面心态与正面心态
心理洞察力的第一项修炼,是对心态的觉察。
一个人的心态,很大程度决定了他的认知、决策与行为。
心态觉察的核心任务,是识别正面心态与负面心态。
- 负面心态:关注消极因素、倾向于被动接受与响应的心态。
- 正面心态:关注积极因素、倾向于主动选择与创造的心态。
2004年,我刚进入微软不久。
遇到客户的一个案例,问题很难,我感觉没有信心,忐忑不安。
我就去跟经理说:「这个案例很难,我们需要专业的人来处理」。
经理反应很快,立即坚定的说:「所以我们招了你呀」。
当时我的感觉就是有点飘,老板你这么看重我啊。不对,可是我还是搞不定啊。
经理就把我的mentor叫过来,一起讨论,这个案例应该怎么处理,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
这样讨论了之后,就比较踏实了,我就去干活了。
在这个案例中,我的心态是负面的,关注的是消极因素(案例很难、我能力不够处理不了),而经理关注的是积极因素(你有这个潜力)。
我被动的接受了「能力不足」的现实,想要把这个事情交出去。而经理则是主动的来改变这个局面,帮助我讨论如何解决。
心态分析的5个要素
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心态,是正面还是负面呢?
在心态分析中,有5个要素。又可以分为两组:
- 心理要素:认知、情绪、决策
- 沟通要素:语言、行为
尽管通常我们的理解,心态跟心理要素相关。但现实中,沟通要素也是理解心态的重要部分,并且两组要素有密切的相互关联。
因此,分析心态,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
- 认知:负面认知还是正面认知
- 情绪:负面情绪还是正面情绪
- 决策:负面决策还是正面决策
- 语言:负面语言还是正面语言
- 行为:负面行为还是正面行为
心态分析:所以我们招了你呀
用5要素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我看到客户的问题,关键要点如下。
- 对人(自身能力)的负面认知:我不行
- 对事(处理结果)的负面认知:搞不定
- 负面情绪:畏惧、忐忑不安
而我的经理,跟我的沟通中,传达的信息,却是正面的,对冲和逆转我的负面心态,把事情带到正面方向上:
- 对人(我的能力)的正面认知:所以我们招了你呀
- 对事(处理结果)的正面认知:你能搞定
- 正面情绪:平静、自信
高度正面的心态,是高情商领导的基本素质。
心态分析表
对心态的分析,是提升心态认知水平,进而树立正面心态的一项基本工作。
为了便于反思对比,我们可以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分析。
在前面案例中,用这张表,我的心态分析如下:
负面 | 正面 | |
---|---|---|
概述 | ||
认知 | 人:我不行;事:搞不定 | |
情绪 | 恐惧、不安 | |
决策 | 逃避,找另外的人处理 | |
语言 | ||
行为 |
而经理的心态分析如下:
负面 | 正面 | |
---|---|---|
概述 | ||
认知 | 你行的(所以我们招了你) | |
情绪 | 平静、自信 | |
决策 | 一起解决问题 | |
语言 | ||
行为 |
负面语言 vs 正面语言
很多餐厅有「顾客禁止入门」,这就是负面语言,强调负面因素(禁止)。
KFC之类的餐厅,通常都是诸如「员工专用」,这就是正面语言了,强调的是正向因素(员工可以用)。顾客看到了,还是知道自己不能进去。但背后的心理感觉,却是不同。
在这方面,微软有过价值上亿美金的教训。
2000年左右,微软在中国大力打盗版,口号是「反盗版」,计算因为盗版导致微软多少损失,搞得舆论沸腾。民众觉得你微软把中国人当小偷吗,你们八国联军来抢的帐还没算完呢。
导致微软在公共关系、政府关系、市场等方面处境尴尬、损失巨大。
后来微软新的中国区领导者上任,将主张定为「正版化」,这就是强调正面因素了。
如何推进正版化呢?微软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帮助中国培训软件从业者、针对中国区调整产品价格服务、引入本地化的研发合作等。
这样,整个事情和关系,就导向了积极面。发展了中国的软件从业者和生态关系,同时也把微软中国的业绩推向了新高度。
在这个案例中,「反盗版」和「正版化」,不仅仅是语言,而且还是公司至关重要的决策。前者负面,后者正面。
负面心态的典型反应:密集的负面语言
当一个人心态很负面的心态,在对话中会自然的表现出密集的负面语言。
我的恋爱课学员,和男朋友发生严重争执,最后分手。他们的微信对话,典型的一段是这样的:
沟通上,例如x月x日的导火索可能让他觉得我【不尊重】他父母,他一定是【担忧】他父母老了我会【不善待】他们。很【遗憾】给他这种印象,是我一本正经讲道理导致的。
当时的对话是,你能不能和你爸说下次有什么问题直接叫你本人和我说,首先我还【没有】过门,其次我也【不是】【不懂规矩】【没人教】。
其实我真正想表达的是我会学做饭,因为我也想照顾他。只是听到他父亲叫我学做饭,感到【无比地压力】,以后有什么事如果让他和我说,这样我就【不会】【有压力】,【不会】【害怕】自己【没做好】而【自责】。
其中我把负面语言用【】标记出来了,读者可以体会一下。
负面心态案例:我觉得很简单
2005年,我在微软工作了一年左右,经理升职了,也就卸任了我们部门经理的职务。
本身有一位非常好的新经理人选,无论是部门同事还是经理,都强烈支持。然而当时更上层的领导,为了权力掌控,强行否决了本身胜任的人选,指定了另外的人选。
从工作的角度,这简直就是个灾难。
新经理上任之后,有一天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AAA项目,你不用负责了,我会让SSS负责」。
AAA项目,是全球启动的一个新的项目,应该是部门未来发展的方向。最早,前任经理在部门里发出了这个信息,说中国区将会试点启动这个项目,问谁想要负责。
那时候我就觉得,哎呀这不是公司早就应该做的事情吗,就申请了。只有我一个人申请,于是顺利成章的就是我了。
几个月过去了,总部的动向很明显,这个项目将会是重点。
新老板跟我说,「你不用负责了」。
那总得有个理由吧。
我就问他:「为什么呢?」
新老板说:「这个项目很重要,SSS更胜任。」
他突然冒出这句话,我就问他:「老板,你说SSS更胜任,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觉得对这个项目,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是胜任的呢?」
老板明显就懵住了,不知道怎么回答。
过了半天他说:「这种事情,谁都能做啊」
我问他:「那谁都能做,你换人干嘛呢?」
老板又愣住了。
我又问他:「项目到现在,我做过什么您知道吗?」
老板想了会说:「不是就那些事吗,反正你就把工作交接给SSS吧」
我那个火大啊。你啥都没调研过,就说谁更胜任。敷衍也不是这么个敷衍法。而且一上来,就把我做的事情全否定了(还不知道我做了什么),并且把这个机会直接无理由抢走。
我就直接跟新老板说:
「首先,你是经理,你一定要做这个决定,可以,那是你的权力。但是,你的行为,我认为有严重的问题。因为你缺乏对基本的调研,就在下判断。例如都不知道我做了什么做的怎么样,也没去思考到底这个项目需要什么能力,就说谁都能做,又说SSS更能胜任。那我只能认为,你的基本工作作风存在严重问题。我可以交接这个项目,但我会向你的上级投诉你,你觉得这样OK吗?」
老板说:「那你投诉好了」。
我就到他的老板那里,直接投诉了。
老板的老板,那次跟我讲了一段话,挺有意思。一方面安抚我,一方面也跟我说,「你有很多烦恼,我也有很多。一方面我要支持你们,帮助你们解决问题,一方面我要在公司里寻求支持」。那个意思我能理解,就是服务部门新上台大老板之后,明显风气变得内部斗争化,而非向外做好工作。
那段时间,很多人都挺煎熬。
回到新经理,新官上任跟我的第一次谈话,就直接让我把负责的项目交接掉,而且关键是,用一种高度负面的方式。
他上来先说「你【不用】负责了」,负面语言开头。
问他为什么,他说「这个项目很重要,SSS更胜任」,意思是我【不胜任】,先对我的胜任度进行了否定,是对我的负面认知。
后面跟他的沟通,明显他都没有基本的调研,一不知道这个项目到底要做什么需要什么能力,也没问过我到底我已经做了什么,对项目怎么看。表现出对我缺乏基本的尊重,更谈不上重视。认为我是无关紧要的,所以可以不经调查,随便的拿走我负责的项目。
可以说前面说的「不胜任」完全就是脱口而出的忽悠,因为他都没调研啥都不知道。
这也就构成了对我个人的轻视,又有高度的负面性。
一个新老板,上来没有任何调查,就说员工不胜任,拿走员工的项目。起手就是负面驱动的,打击员工的积极性,破坏了跟员工的关系。真是非常坏的兆头。
在那段时间,不仅仅是我,而且团队成员,都感受到了新老板上任之后的巨大变化。本来团队充满了高度的正面能量,新经理带来了一堆负面影响,团队成员心情大受影响、整个团队氛围都开始下滑。
阿里员工吐槽HR伪造离职面谈记录事件
2015年,一位阿里前员工,在知乎上发帖:
今天公司最后一天,在HR服务中心办离职时,无意看到流程中的HRG面谈记录瞬间震惊了。
原本离职也就好聚好散,没什么好说的!从我们HRG来团队,直到我离职,我也没见HRG找我谈过话!那问题来的,这神奇的面谈记录哪来的!
我想有两个原因:1、听了一面之辞2、你自己瞎掰的这就好比反正对方要走了,乱写一通,反正对方也看不见,又能体现自己多么英明神武,拜托有点职业道德!
对的,告诉大家就是因为写的内容不咋的,老子看了很不爽。原本在阿里日结束最后一天也算完美!注定今天是不完美的一天!干!再见了阿里!
看这段从未发生的「离职面谈记录」:
多年老员工。他的状态跟团队其他人比,稍显【不足】。且能力上,【仅限于】简单的类目运营。在今年团队做livehouse向线下扩张时,表现出的改变和突破【不够】。如果不是员工主动离职,未来团队【第一个淘汰】的也会是他。
对这位离职员工的评价,全是负面语言。
所以员工感觉就是「告诉大家就是因为写的内容不咋的,老子看了很不爽」。
顺便说一下,色狼型的领导者总觉得「不爽怎么啦,我凭什么让你爽,工作不是让人爽的」,甚至无缘无故就让人不爽。然而倒追型领导深知,「让人爽」本身就很重要。
马云对此事的回应
在此事发酵后,马云有一个回应:
公司里面,我们欢迎就事论事,就这件事情本身好与坏,大家各有观点。我们非常【不】【反对】说我就【不喜欢】行癫,我就【讨厌】胡晓明,你说出来,我也尊重。但我【最讨厌】是【阴谋】论。我相信HR的所有干部、年轻人,一定尽心尽力,希望自己的同事(好),他们是代表同事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氛围。(他们)有没有错?【没有】人【不】【犯错误】,但是就这件事情本身犯的错,我们该怎么处理,我们该怎么完善,我们共同给建议,而不是说把公司和员工对立起来,这个公司没有公司,这个公司只有我们这帮人团结起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六人之中有人杰、七人之中有混蛋,很正常,这是一个概率问题,我做十件事情,也有三件事情是混蛋的事情,这是人类学的概率,你们很多都是学理工科,一个硬币朝上扔三十下,可能正面是多少,三十万下,永远是一半一半。如果三万多人里面,一定是有30%的事情是脑子突然撞坏做错或者不注意,但是【不要】把这件事情本身当作是一个【阴谋】。
我提醒某些同事,如果你真【恨】这个组织,真【恨】那些同事,你真【恨】公司一切事情都是对着你干,就是让你【不好】,建议你【离开公司】。如果你觉得这么【讨厌】公司,那你待在里面干什么?你自己从来【不】【犯错误】?如果你【不】【犯错误】,你那么完美,你【不应该】在我们这么【糟糕】的公司里面呆着。
我发现很多人现在躲在草莓群里面天天【骂】,如果你在内网上面speak up,认为彭蕾这句话讲得不对,我尊重;躲在后面骂,我【讨厌】那些人天天【骂】老婆【不好】,又【不】【离婚】,天天【骂】,又【不】完善,待在这个公司干什么。
内网上,请所有组织部同事看一下,这些公司里面带着巨大【负能量】的人,我们应该请他【离开】这个公司,这是我作为这个公司的创始人,我有这个权力从文化上面提出这样的请求。如果他带着【负能量】,因为我【不相信】他能够给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注入正能量,我们允许大家【抱怨】、允许大家【不满】,就事论事也好、就人论人也好,都好,但是【不能】【制造混乱】现象,因为今天阿里【不应该】停下来处理这些事情。
这是我想给大家表达的一个请求,请组织部的所有人关注一下自己团队里面的人,我们【不是】要给他【开除】,要告诉他,你这样【不行】,交流沟通教育,如果他实在【讨厌】我们这个公司的文化,请他【走】,对他也好,对我们也好,天天看着【不舒服】,待在这儿干吗呢,这是我表达的一件事情。
负面心态典型特征:负面情绪重
这段话,密密麻麻的负面语言,也包含了马云的各种负面情绪感受:
- 【不喜欢】行癫
- 【讨厌】胡晓明
- 【最讨厌】是阴谋论
- 真【恨】这个组织
- 真【恨】那些同事
- 你真【恨】公司一切事情都是对着你干
- 你觉得这么【讨厌】公司
- 我们这么【糟糕】的公司
- 我【讨厌】那些人天天骂老婆不好,又不离婚
- 我们允许大家【抱怨】、允许大家【不满】
- 如果他实在【讨厌】我们这个公司的文化
- 天天看着【不舒服】
不喜欢、讨厌、恨、糟糕、抱怨、不满、不舒服,马云的内心感受,是处在一个多么负面的状态。
负面心态典型特征:内心的冲突矛盾
在负面心态下,一个人内心有各种冲突矛盾,形成内耗。
就像马云这段讲话,上来说「公司里面,我们欢迎就事论事,就这件事情本身好与坏,大家各有观点」。
然而他后面的内容,已经脱离开了具体的事件,上升到「对充满恨意和负能量的某些同事,请他走」。
他说「我们共同给建议,而不是说把公司和员工对立起来,这个公司没有公司,这个公司只有我们这帮人团结起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而他的做法,已经把公司和有不同观点的员工,对立了起来。
他说「请所有组织部同事看一下,这些公司里面带着巨大负能量的人,我们应该请他离开这个公司」。
然而他自己的回应,就带着巨大的负能量。按照马云的说法,组织部同事首先就应该请他离开这家公司了。
面对一个人的矛盾性,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这是一个人虚伪的体现。其实首先可能是一个人自身内在的负面心态导致的冲突,已经无法实现自我的内在和谐,因此表现出强烈的矛盾性。
负面心态特征:缺乏主动性责任感
在讲话中马云说:
内网上,请所有组织部同事看一下,这些公司里面带着巨大负能量的人,我们应该请他离开这个公司,这是我作为这个公司的创始人,我有这个权力从文化上面提出这样的请求。如果他带着负能量,因为我不相信他能够给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注入正能量,我们允许大家抱怨、允许大家不满,就事论事也好、就人论人也好,都好,但是不能制造混乱现象,因为今天阿里不应该停下来处理这些事情。
耶稣说「当你一个手指指向他人的时候,四个手指指向你自己。」
马云说「这些公司里面带着巨大负能量的人,我们应该请他离开这个公司,这是我作为这个公司的创始人,我有这个权力从文化上面提出这样的请求。」
然而,责任与权力是对等的。作为公司创始人,马云也有对公司巨大的责任。
马云这段讲话,就是典型的在传播负能量。那么他自己,是否准备承担责任,从自己开始改变呢?组织部同事能让他走人吗?或者哪怕他真的走人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吗?
马云这段话是2015年,从后续几年他的公开讲话来看,他的负面心态、负能量问题并没有解决,反而越来越重。引发或者加剧了3个重量级的公关事件,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1)2016年,阿里解雇抢月饼技术人员事件。此事件,让阿里和技术人员群体形成严重对立。
2)2019年,马云996福报讲话事件。此事件不仅仅强化了马云/阿里与程序员群体的对立,而且让马云/阿里站在了更广泛的工薪阶层对立面,并且直接公开挑战国家的基本法律,以及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正确底线(劳动者权益),在公众心目中开始形成马云是资本家的共识,激化了公众对马云/阿里的对立情绪。
3)2020年,外滩金融峰会讲话事件。此事件,马云直接挑战金融监管部门,以及中央政府的金融监管政策。强化了和政府的对立情绪,矛盾公开化,此后蚂蚁金服的上市被叫停。
负面心态典型特征:悲观情绪浓厚
前面这段讲话:
内网上,请所有组织部同事看一下,这些公司里面带着巨大负能量的人,我们应该请他离开这个公司,这是我作为这个公司的创始人,我有这个权力从文化上面提出这样的请求。【如果他带着负能量,因为我不相信他能够给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注入正能量】,我们允许大家抱怨、允许大家不满,就事论事也好、就人论人也好,都好,但是不能制造混乱现象,因为今天阿里不应该停下来处理这些事情。
注意带【】的这句话,马云自己就已经带有巨大负能量了,他应该多少会意识到这一点。
而他说【我不相信他能够给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注入正能量】,某个程度也就意味着,他并不相信自己能够解决自身负能量问题。这也包含了对自己的悲观。
四年后。
2019年4月11日,马云对阿里内部员工发表了一个讲话,核心思想是「996是福报」。这一讲话发布出来之后,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批评,是阿里公关上一个重大事件。
这篇讲话,也是负面心态浓厚。以如下关键段落为例,马云解释为什么说996是福报:
所以今天中国BAT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你去想一下【没有工作】的人,你去想一下公司【明天可能要关门】的人,你去想想下一个季度公司的【收入在哪里都还不知道】的人,你去想想你【做了很多努力的程序根本没有人用】的人……跟他们比,直到今天,我依然这么觉得,我很幸运,我【没有】【后悔】12x12,我从【没有】改变过自己这一点。
提取关键词就是:
- 没有工作
- 明天可能要关门
- 收入在哪里都还不知道
- 做了很多努力的程序根本没有人用
作为领导者,头脑里都是悲观的画面、分享给员工也是这些消息,如何能够带来正面能量呢?
高水平领导:正面心态与情感的传递
2004年我刚进微软的时候,所在的团队,氛围非常好,人充满了主动精神,斗志很高。
当时部门里有各种项目,员工可以选择负责一些产品、技术或者项目方向,承担起出了基本工作之外的责任(称为take ownership),被那种主动精神感染,我我就发邮件给经理申请一个特定领域的ownership。
然后经理给了我回复,内容大致如下:
John
刚刚来到公司第一个月,你就主动希望承担更大的责任,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谢谢你的敬业。
我刚刚和AAA(我的mentor)聊过,他说你学习的非常快,不仅仅是掌握了规划的内容,而且还将blablabla也同时学习了。这是我们团队以前从来没有过的速度,你真是超出了我们的期望。
但是,目前你会面临比较大的挑战,一方面产品和技术知识需要巩固,另外和客户的工作,本身客户沟通也有非常多的know how。所以我觉得你现在的重点是首先打好基础,然后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你并不需要正式take ownership,就可以开始做这方面的事情。你在微软竞争产品上的经验,正好能够帮助同事有更好的理解。BBB正在做一个培训项目,负责提升大家的业务知识。你可以和他联系,看是否能给大家做一个讲座,来分享这一块。
CCC和DDD在演讲与培训方面是专家,如果你想要提升分享效果可以请教他们。
谢谢你的主动意识,期待你的分享。
正面心态驱动的沟通
这封邮件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让我们一段一段先来看一下。
刚刚来到公司第一个月,你就主动希望承担更大的责任,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谢谢你的敬业。
肯定员工的主动性责任感,对员工的正面认知、正面激励。
我刚刚和AAA(我的mentor)聊过,他说你学习的非常快,不仅仅是掌握了规划的内容,而且还将blablabla也同时学习了。这是我们团队以前从来没有过的速度,你真是超出了我们的期望。
肯定员工的学习速度和热情,同时让我感觉到,老板是在关注我的(跟mentor)交流过。
但是,目前你会面临比较大的挑战,一方面产品和技术知识需要巩固,另外和客户的工作,本身客户沟通也有非常多的know how。所以我觉得你现在的重点是首先打好基础,然后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员工的需求出发,一方面容易让人感到被重视,同时其实又是在引导我,把注意力从我一开始的申请转向基本工作的层面。
同时,你并不需要正式take ownership,就可以开始做这方面的事情。你在微软竞争产品上的经验,正好能够帮助同事有更好的理解。BBB正在做一个培训项目,负责提升大家的业务知识。你可以和他联系,看是否能给大家做一个讲座,来分享这一块。
尽管经理希望我把精力放在基本工作上,但同时针对我想做额外的贡献的动机,提供了替代的建设性解决方案,从而满足或者部分满足这个原始需求。
CCC和DDD在演讲与培训方面是专家,如果你想要提升分享效果可以请教他们。
对于他提议的替代解决方案,提供实现上的支持,从而让方案变得更有可行性。
谢谢你的主动意识,期待你的分享。
总结肯定,导向正面结果。
如果抽象一下这份邮件的结构:
- 正面肯定
- 正面肯定
- 引导到新的规则(聚焦基本工作),正面引导
- 针对原有需求提出替代方案(正面引导)
- 针对替代方案提供实现支持(正面引导)
- 正面肯定,期望未来结果(正面引导)
领导者自身的心态高度正面,也将这种形态传达给了员工。
马云的外滩金融峰会讲话
2020年10月24日,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上发表了一个讲话。
讲话的详细内容,各位读者可以自行阅读。这里我要以用的,是他的讲话的结尾一段:
新金融体系是未来的方向,不管我们高兴不高兴,它一定会起来,不管我们做不做,一定会有人去做。未来我相信改革是要付出牺牲的、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这一代人要做这样的改革,可能下一代才能看到,我们可能是负重前行的一个人,这是历史的机遇,也历史的责任。过去16年,蚂蚁金服一直围绕着绿色、可持续和普惠发展,如果绿色、可持续和普惠、包容的金融是【错误】的话,我们将会【一错再错】、【一错到底】,谢谢大家!
这个结尾,会激发听众怎样的情绪呢?
11月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叫停、香港交易所暂缓了蚂蚁集团的上市计划。
从2015年到2020,从马云的公共沟通来看,他的心态,长期处于高度负面的状态。
外滩金融峰会他的讲话,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然而从他整体心态状况来看,又是一个合理的发展。他已经很难压制住自己的负面情绪。
从2015年到2020年,在政治层面,马云的几次公众沟通,一步一步激化了和公司内部员工、技术人员群体、劳动者、政府的矛盾,真的是【一错再错】、【一错到底】了。
负面心态孵化负面结果,正面心态孵化正面结果
大概是2016年,有次我在机场,看到一本书《向马云学情商》。
这个……
要说情商,马云老师很大程度,可以说是反面教材啊。
你不能因为人家业务做得大,就本能认为情商高。
从心态层面,他在几年里,连续表现出了高度的负面性。
可能有人要说,那是因为业务上有压力啊。
问题在于,要是顺风顺水,大多数人心态都会还可以。考验心态水平的,本来就是你面临不利局面的时候,是否还能保持正面、乐观、积极、主动。
负面心态会孵化负面结果。
例如在沟通上,如果你的心态负面,通常就容易触发强化他人的负面情绪,形成对立,激化矛盾。
马云的几次沟通,就把很多本来在中立面甚至倾向于他的人,推向了对立面。
阿里这家公司,在过去的几年,内部负面心态也很重。负面心态驱动的个人和组织,内耗很大,很难有高度的协作与创新。
当你心态高度负面的时候,往往干什么事都是错的,还可能错上加错。
而处在积极、正面的心态,不仅仅有过程的愉悦,也容易孵化正面的结果。
所以心态的修炼,是作为领导者的基本功课。而要实现修炼,首先就要有对心态的觉察。
优秀努力的人,为什么陷入成长困境
2015年,我写了本电子书《单身女人,让男神倒追你》,开设了恋爱情商课,主题是建立有情趣、高度精神共鸣和协同的亲密关系,发展高度的情商。
这门课程的开设,也给我打开了新的世界。
我发现我的咨询者和学员,有一批属于典型的世俗意义上的优秀,工作能力强、思考能力出色,然而在亲密关系中一塌糊涂,一会表现出强烈的色狼特征,过度自我强力推销;一会表现出强烈的好人特征,服从规则满足要求。
而且他们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并非仅仅在两性亲密关系中独有,而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存在。只是因为他们来找我的时候,问题已经突出,容易观察。
跟这批人打交道,一个矛盾的地方在于,一方面他们找我,强烈的表示需要我的意见和建议;一方面他们非常的选择性,只想听到自己想听到的。
后来我回顾发现,我看走了眼。
我觉得那些能够改变的人,其实大多数并没有本质改变,还是在色狼和好人的层次。尽管他们聪明、努力、优秀、勤奋,拥有世俗意义上的各种光环。
尽管他们也懂得各种道理,也学到了理论和方法。
阻碍他们的,是深层次的感性因素。更具体的说,是因为他们自身的负面心态。
甚至他们的负面心态,本身就是导致他们优秀、勤奋的重要原因。
依赖性与高度负面心态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谈到的成熟3个阶段:依赖、独立、互赖,这也是正面心态的发展强化过程。
很多人停留在了依赖阶段,心态发育也就停滞了,负面心态浓厚。
在2016年,我有个恋爱课的咨询者。
沟通过程中,她微信我,发了这么一段对话。
John 我还是想和你商量分期付款 其实倒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
而是从你的方面看 我【不确定】你的教学效果。
从我的方面 我如果分期付款 会更认真听课 而【不是】交钱后【虎头蛇尾】。
我可以想象 一次性缴费后 就是前几个月听课 后几个月就【不再关注】了。
既然你觉得分期麻烦 干脆我每隔两个月给你两千 半年你就收回所有费用。
你看这样你能否接受。
我付的学费当然不能和一次性大几万块的所谓泡学的学员比,但是你收的费用客观看来,比新东方、钢琴等课程却还是高的。
这门课程价值多少 我还是希望在课程中对它有更准确的判断 而【不是】一股脑热情砸钱进去 然后又【失望】【要求退货】。
不知你如何考虑的。
这位咨询者,她对未来的预期认知,都是负面的,都是失败、搞砸的场景。
没有什么成功的画面。
她极力想要「避免搞砸」,于是要给自己各种保障。
但是【避免】【搞砸】,本来就是一个双重负面的说法。
正面的思想是「走向成功」。
那么你看她,跟我讨论那么多,她的心态,有没有真正想要搞定、成功呢?
没有。
她的注意力,都放到了如何在搞砸之后,避免更大的损失。
这里问题就出来了,既然她的注意力没有放到如何成功上,她还是希望成功的,那么这个责任,就落到谁头上了呢?
她买课程,就希望我承担她的成功改变的几乎所有责任。
所以第一封邮件她就说「对你们的课程有不小的期待,盼电联」。
她觉得可能要搞砸,千方百计规避风险,自己不想担风险。那这样一来,也就把承担风险的责任,全都归到了我的头上。
又要我干活搞定她的期望,又要我承担失败的风险。总之责任貌似都是我的,她除了可能的花钱,别的好像她就没啥责任了。
这种心态,说实话也就很难改变、成长了。最后她也没有报名上课。
转眼到了2018年底,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
有天我突然收到她的微信:
还在办咨询吗?
我想了很久 关于感情 还是觉得你的话最中肯 曾经最帮过我 我爱的人和我无话可说 现在 已经分手了 还放不下 关于沟通 很想向你学习 可是估计你不教了吧。
别人的都是小聪明 而你的说到了本质。
两年多的经历,分手的伤痛,这个感受应该是很诚恳吧。
我跟她又聊了聊,她说她想加入课程,然后又说了这样一段话:
与其说我是在找老师 老师价值有限 说一次就完了 我看书一样有用。 客户需要的是教练 一遍一遍将他错误的姿势纠正回来的人。教练才是大部分人需要的。中学教育,在白纸上写字,也不完全是,因为学习习惯养成了。
你还是在做一个教练的工作 纠错 督促。
我需要的也是这样一个教练 经常指出我的不足 、经常指出我的进步 这样的群 是我想加入的。
但我需要的是你的指导 若是你的核心观点 在书里 都已经非常明白了 我需要的是…学以致用… 在我遗忘了什么的时候,提醒我,你有犯错了。
这段话,上来就说「老师价值有限,说一次就完了」,认知非常负面。
我看了就想,到底是老师价值有限呢,还是你自己学习水平不行、学习动力不足?老是指望别人代替你解决所有问题?
看这个对话所有的内容,都是她期望别人在做什么,要指导她、经常指出她的不足和进步、要让她学以致用。
问题是,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她自己做了什么让自己学以致用呢?我一点都没看到。
那如果没有这个教练,那是不是她就放弃了自我的成长呢?
我跟她的对话,从始到终,从来没有看到她对自我成长的责任、行动,对自己要求很低;但对我的要求就不一样了,要的是手把手的保姆式1对1服务。
可能在两年里,她有了一些新的经验和感受,但是那种消极被动的心态,没有改变。那种对他人深度的依赖性,期望别人来承担她自己的成长责任。
她的头脑很聪明,但是依赖性不改变,恐怕层次也就是那样了。
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源于自我觉醒,决定要承担全局的责任。对自我的责任、对组织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
而自我责任,是最基本的。
决定要承担全局责任,并为此开始采取行动,也就走上了成为领导者的道路。
而也只有从依赖层次升级,进入领导者的层次,你才能从整体上摆脱负面心态,具备高度正面的心态。
换句话说,高度正面心态的形成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心理事件,而是一个人的整体发展升级的历程,从有高度依赖性的跟随者,成长为有高度独立性、责任感,承担整体责任的领导者。
在销售培训领域,销售心态类培训是一个普遍需求。很多时候,销售管理者希望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心态培训」,因为觉得「员工心态不够好」,例如面对客户的频繁拒绝,销售人员不能持续坚持。
然而为什么客户会频繁拒绝呢?从销售管理的角度,可能是销售体系都存在问题。例如销售流程质量低下,难以有效甄别优质客户、调动客户参与。在这种情况下,客户频繁拒绝就是自然现象,一线销售人员的士气低落也就可以理解,需要从体系层面加以解决。
然而当销售管理者,简单的归因于「我的销售员工不够努力」,进而觉得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给员工做心态培训」。其实已经忽略了自身对整体责任的承担,更多的归责于员工。管理者自身的心态,就存在严重问题。
所以很有趣的一点就是,当领导者说「我的员工们心态不好」的时候,通常真正心态最有问题的,就是领导者自己。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开始对自我心态的觉察,是走向成长的基本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