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关系分析与发展概述
前面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核心分析工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用这个工具,对于组织关系分析,我们首先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提炼出4代版本的组织。
版本 | 组织模式 | 个体生产力 | 关系模式 | 管理理论 | 心智水平 |
---|---|---|---|---|---|
1.0 | 团伙型组织 | 技能 | 放纵型关系 | O理论 | 色狼心智 |
2.0 | 工厂型组织 | 熟练技能 | 管教型关系 | X理论 | 好人心智 |
3.0 | 知识型组织 | 理性智慧 | 赋能型关系 | Y理论 | 智慧心智 |
4.0 | 创新型组织 | 完整智慧 | 赋能型关系 | Y理论 | 完整心智 |
组织关系分析与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也就是明确你现在所处的组织模式,并且推动组织走向4.0版本的变革。
农业时代:团伙型组织
团伙型组织,是最初级的组织形态。
它没有什么严密的组织技术、理论和实践体系,很松散,运作比较随机。组织的上限,往往是团伙中个人意愿和能力、周围环境的自然上限。
从原始社会开始,有了人类,就自然而然有了团伙型的组织。一直到今天,可以说大多数企业,依然是在团伙层次。
工业时代:工厂型组织
工业时代到来了。
社会财富创造的核心,从土地,转向了工厂。
工厂主(实业家),取代了地主,成为了最有财富的人,也成为了社会的焦点。
例如在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因为他们的工厂和工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也为自己赢得了金钱和地位。
工业时代发展到后来,进入了金融资本时代。金融家,进入了时代的中心,拥有了巨额的财富,和各种影响力。
马克思说: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是工业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由此,工厂型的组织形态,也占据了企业模式的主流。
在工厂模式中,围绕大规模生产打造了流水线,从原材料到成品,分解为一系列的环节和步骤,每个步骤完成特定的工作,有质量检验的标准。分工细致明确,动作标准化。
这种生产模式,能够低成本的产生质量有保障的产品,在大规模数量级上实现「物美价廉」。例如福特工厂生产的汽车,让工人们也能买得起,从而推动了美国进入汽车时代。
而这种流水线模式,延伸到企业领域,就产生了流程严谨、分工明确、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大型企业。这种企业,也是工厂模式。
这样一来,就有了两种类型的工厂型组织:
- 流水线工厂
- 流水线企业
上述两种类型的工厂型组织,都需要大量的工人,但类型上有所不同:
- 流水线工厂:蓝领工人(体力劳动者)
- 流水线企业:白领工人(脑力劳动者)
为了满足对工人的大量需求,工业社会的教育体系,也是围绕「批量培养工人」而打造。
- 职业技术学校:培养蓝领工人
- 普通大学:培养白领工人
而基础义务教育,为上述两类学校奠基。
面对「批量培养工人」的需求,教育体系本身,也是工厂流水线模式,可以说是「批量生产工人」。例如一个人上学,无论他学习怎么样,学校的进度,都是按照固定节奏运作的。学得慢学得快,都得按照教学计划走。
你把学生当做原材料,工人当做产品,学校当做流水线工厂,就大致可以理解了。学校批量大规模的加工学生。
我们都知道,这一教育工厂模式,有很大的问题。但从人类历史的角度,工业化的教育体系,第一次实现了全民的普及教育,为工业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是伟大的进步。这一进步的背后,依然要归功于工厂型组织的大规模低成本生产能力。
这样总结下来,在工业时代,就有了三种类型的工厂型组织:
- 流水线工厂
- 流水线企业
- 流水线学校
信息时代:知识型组织
个人电脑问世了,信息时代到来了。
从开创信息时代的苹果、微软,到Google、Facebook,几个毛头小伙,没啥资源,在宿舍或者车库里,白手起家,开创了千亿美金级别的公司,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生产能力依然是基础,但不再稀缺。社会财富创造的焦点,从生产转向了创新。创造者取代了生产者,成为创富的关键力量。
然而传统的工厂型组织,是为生产优化,而非为分析、研究、创造优化。它善于执行设定好的流程,却难以发挥人的智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新时代需要新型的组织。
知识型组织的概念,应运而生。
1959年,彼得·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指出未来将会是知识型的社会,知识工作者的管理,将会是重要的问题。
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德鲁克指出知识工作者的工作,以知识为基础,在工作中需要作出高质量的决策,并且需要影响他人。
在《下一个世纪的管理》中,他说:
让传统劳动力有生产力的保障是体制,无论是弗雷德里克·泰勒的「最好方法」、亨利·福特的流水生产线,还是爱德华·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这些体制本身都有知识含量。这些体制之所以具有生产力,是因为它使得每个员工不需要多少知识或技术就能完成工作。
其实,在流水生产线上(在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中也是一样),个别员工的技术太强,对其他同事和整个体制反倒是种威胁。
然而,在知识型的组织中,让体制有生产力的却是个别员工的生产力。在传统劳动力中,员工为体制服务,但在知识型组织中,体制必须为员工服务。
在这段话中,德鲁克指出,「在传统劳动力中,员工为体制服务,但在知识型组织中,体制必须为员工服务」。
今天大多数的组织,都没能完成到知识型组织的转变。
知识型组织,是群体智慧的组织
知识型组织,这个名词容易给人误解,认为员工有知识、高学历,就是知识型组织。
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中小学校,教师普遍有知识,然而今天的学校,普遍更类似于工厂型组织,而非知识型组织。
知识型组织真正最核心的特征,不是「有知识」,而是「有智慧能够发挥智慧」。员工有智慧,组织有智慧。
需要敲黑板的是,知识型组织这种智慧,是群体智慧。
在传统组织中,高层是大脑,一线员工是肢体,被动的按照高层的指令行事,不负责思考。
而知识型组织,智慧分布于整个组织当中,员工的思考能力、经验、知识、主动性和创造力,是组织生产力的基本来源。而且高素质员工形成的群策群力,产生1+1远远大于2的智慧。
知识型组织,更本质的说法应该是「智慧型组织」。
知识型组织的群体智慧,是持续高质量创新的思想源泉。
知识型组织示意图
关于知识型组织,可以结合如下示意图,来理解一些概念的关系。
知识型组织,因为知识体系而产生智慧。因此知识体系,也是组织的关键资产。
而对于知识型组织而言,学习、研究和创新,是基本的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基于现有的知识体系和智慧,一方面又反过来提升了现有知识体系的质量和智慧水平。
学习型组织、创新型组织、知识型组织这些概念,其实是从不同的维度(学习、创新、知识)来阐述这种组织模式。但只有看到它们的相互关系,才能全面理解之。
智能时代:创新型组织
在今天这个时代,人类社会面临高度的内卷化压力,传统的复制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企业、社会需要更高水平的创新。
对于到组织模式,进化的方向,是更加高度创新驱动的组织。
这种形态的组织,需要具备持续创新的动机与能力,大多数成员的工作中,都包含了比较高的研究和创新成分。
这样水平的组织,是非常少的存在。尤其是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大多数公司组织都会官僚化,走向墨守成规。
然而这却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创新型组织,依然是知识型组织,以群体智慧驱动,它是高配版本的知识型组织。
在传统的知识型组织,顶尖水准的诸如微软公司这样的,在组织中,更多的是理性智慧,在业务智慧上的高水准。
而要走向持续创新,有生产力,组织还需要具备高度的人性智慧。
从业务运作的角度,业务智慧和人性智慧,本来就是相辅相成。业务智慧很大程度,以人性智慧为基础。例如你要把握客户需求,就需要对人性的理解。
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持续创新,意味着要实现对人的高度影响、发挥与发展,这也就对人性洞察力提出了高要求。
因此4.0版本的创新型组织,相比传统3.0版本的知识型组织,需要更全面的智慧:
- 既要有理性的智慧,也要有感性的智慧,例如对情感体验的高度敏感和把握
- 既要有业务的智慧,也要有人性的智慧,能够洞察人、影响人、发挥人、发展人
乔布斯时代的苹果,成为创新型组织的标杆。相比其它科技公司,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苹果在营销上,拥有更高水平的人性洞察力,这进而形成了组织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然而,即使是苹果公司,这种人性洞察力,依然很大程度源于乔布斯的个人能力,并未完整的、系统化的渗透组织当中。
新一代的创新型组织,需要解决人性洞察力的发展问题。而这,也正是本书,以及后续教育的定位所在。
组织关系与管理模式的根本差异
2.0版本的工厂型组织,与3.0/4.0版本的知识型、创新型组织相比,在组织关系和管理模式上,存在根本性的差异。
版本 | 组织模式 | 关系模式 | 管理理论 |
---|---|---|---|
1.0 | 团伙型组织 | 放纵型关系 | O理论 |
2.0 | 工厂型组织 | 管教型关系 | X理论 |
3.0 | 知识型组织 | 赋能型关系 | Y理论 |
4.0 | 创新型组织 | 赋能型关系 | Y理论 |
工厂型组织与员工的关系核心,是管教、控制型关系;而知识型创新型组织,与员工的关系核心,是赋能、服务型关系。
大多数人本能的会选择前者,而高情商领导者,则会以高度赋能,作为管理思维的核心。
在管理学理论上,对应着管教与赋能,产生了X理论和Y理论。
XYO管理模式概述
美国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1960年在其所著《企业中人的方面》中,提到了关于人们工作源动力的两种理论:X理论与Y理论。
关于O理论和I理论,是我的补充。
如下我用一张表,先概述X、Y和O理论,然后会补充说明I理论,因为I相对简单。
X理论 | Y理论 | O理论 |
---|---|---|
管教 | 赋能 | 放纵 |
认为多数人是懒惰的、缺乏能力、逃避责任、厌恶工作的 | 认为给予适当机会,一般人也会喜欢工作、追求上进、渴望发挥才能、愿意承担责任 | 认为他人是不可替代的,对他人有依赖性 |
认为他人是低价值低能力的 | 认为自己和他人是高价值高能力的 | 认为自己是低价值低能力的 |
对他人的负面认知 | 对自己和他人的正面认知 | 对自己的负面认知 |
激发员工工作动机主要是金钱奖励、强制管理、惩罚错误 | 激发员工工作动机,重点是引发员工的内在动力(责任感、自尊心挑战性、自豪感、自我实现等) | 放纵员工的行为,满足员工的各种合理不合理要求 |
关系的重点在于管教控制,让人听话 | 关系的重点在于支持服务,彼此成就 | 关系的重点在于满足要求,让人满意 |
负面激励主导(惩罚、剥夺、调动负面情绪如羞辱、恐吓) | 正面激励主导(鼓励、支持等,调动正面情绪诸如快乐、成就感) | 正面激励主导,片面关注他人满意度 |
底层激励主导(如金钱、安全感) | 高层激励主导(如赢得尊重、自我实现) | |
外在激励主导 | 内在激励主导 | |
限权限责限能 | 赋权赋责赋能 | 放纵权力,忽略责任承担与能力发展 |
塑造消极被动的人 | 塑造积极主动的人 | 塑造消极被动的人 |
人为体系服务 | 体系为人服务 |
I理论( 忽略型关系)
这三种模式,管理者还是有意识要去影响员工的思维和行为。哪怕是放纵型关系,表面上看上去管理者可能不大干涉员工,但思维上还是因为想要满足对方建立好的关系。
而I理论(忽略型关系),就是几乎完全忽略员工,让员工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用今天的流行语言来讲,非常佛系。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很难说有多少密切关系,基本上就是你干你的,我干我的。
可能管理者还是会给员工布置一些任务,但是到底做的怎么样,管理者连控制都没有心情去控制,就是「我干杯你随意」的状态。
这种模式的背后,是管理者对影响员工缺乏兴趣,觉得自己的行为,是低价值的,缺乏意义。
这可能是:
- 不重视员工,觉得对方没有能力和价值,缺乏改变的可能
- 不重视具体的工作,觉得本身事情就缺乏价值,因此没兴趣投入
- 觉得自己缺乏影响员工的能力,哪怕投入也改变不了什么
无论是哪一种,都有「低价值感低能力感」的负面心态成分。
正面认知 vs 负面认知
X理论和Y理论,他们的起点,是对于员工的认知差异。
X理论(负面认知):多数人是懒惰的、缺乏能力、逃避责任、厌恶工作的,激发员工工作动机主要是金钱奖励、强制管理、惩罚错误。
Y理论(正面认知):如果给予适当机会,一般人也会喜欢工作、追求上进、渴望发挥才能、愿意承担责任,他们也有非常大的潜力,激发员工工作动机,需要引发员工的内在动力(自尊心挑战性、自豪感、自我实现等)。
在X理论和Y理论中,关于「人类本性」的假设,正好是对立的。那么到底哪一种,更加接近于人类的现实呢?
事实上,这两者都是人性的一部分。但是,基于X理论的管理,往往只能得到人力;而基于Y理论的领导,才能赢得人心。
例如我的第一任经理,认为员工是有能力的、想成事的,这种心态就容易让员工感觉舒服。
正面激励 vs 负面激励
对人的认知的倾向,跟激励方式的倾向,通常是一致的。
如果我们看人负面,那么通常激励方式就是负面的。反之亦然。
所以X理论,在激励方式上倾向于负面,例如惩罚、剥夺、激发负面情绪(如恐惧、羞辱等)。而Y理论,在激励方式上倾向于正面,例如支持服务、给与、激发正面情绪(如快乐、好奇心等)。
曾经有HR问我一个问题:「有一个新员工,刚上岗两周就大幅度迟到三次,该怎么办?」
我问她:你觉得该怎么办?
她说:「我准备找他谈谈,说明公司的制度,要求他改正,否则可能会面临提前结束试用期。」
这就是典型的X理论,她要强调「惩罚」,这是负面激励。
我跟她说:「你应该去问他,AAA,我看你刚工作两周,就迟到三次,而且时间比较长。请问是不是刚换工作,遇到什么困难了。有什么公司可以帮你的地方吗?」
这个沟通主调,是「我们怎么能支持你」,是服务心态,正面的。
而潜台词是,相信员工是遇到了困难,而不是有意的想要破坏制度。
而HR的哪种说法,潜台词就是,已经觉得员工多次犯错。
前者是一种正面的认知,后者是负面认知。
其实现实到底是哪一种?我也不得而知,她也不清楚。
但是沟通起来,第二种做法,更容易让员工感受到友好、正面的态度,推动交流和问题解决。
另外,第一种做法,是在不了解员工具体情况的时候,就开始做了决定(强调制度要求改正),是色狼思维(过度自我、强行推销)体现,而我们第二种做法,则是先去了解情况,从而帮助做出下一步的判断。
我在微软的经历,第一任经理,就是典型的正面激励员工。而第二任,就是典型的激励。
消极的人 vs 积极的人
负面激励造就消极的人,正面激励造就积极的人。反过来,消极的人本能就习惯与负面激励,积极的人习惯于正面激励。于是产生了循环强化效应。
注意这是针对整体激励结构说的,负面激励总是存在。但整体来说,负面激励是药,正面激励是饭。药来得猛,但副作用大,要是把药当饭吃,各种问题。
这就像很多家庭,让小孩读书的手段,有诸如:
- 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没好工作,很惨(甚至给小孩举各种惨的案例)
- 这么简单的你都不会,怎么这么笨(羞辱)
- 爸妈对你这么好,付出那么多,你怎么对得起我们(激发愧疚感)
- 体罚(激发恐惧、生理疼痛)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即使成绩还可以,本质上是厌恶学习的。一旦有机会翻身,那就心理上远离学习这回事情。更糟糕的是,整个人往往都可以很负面。小时候被强力压制,一旦爆发(例如青春期)就不可收拾。而那种心理层面的思维,更是往往伴随终生。
有一种简单粗暴的家长,是「不好就打」;有一种简单粗暴的老板,是「不听话就滚」。只有负面,没有正面。只有大棒,没有胡萝卜。
底层激励 vs 高层激励
前面谈到马斯洛需求模型。
通常来讲,在马斯洛需求矩阵,最顶端和最底部的人,有最强的动力。
例如一个人很饿,那么其他什么都不做也要找食物。
而如果一个人在追求他自己的梦想,那也有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动力。
这里一个非常出色的领导榜样,是中国共产党。
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共产党的核心目标群体,是农民。当时的农民是吃不饱饭,属于基本生理和安全需求难以满足。用「老乡参加红军分田地」这个号召,相对来讲调动人还是比较容易的,毕竟饭都吃不饱的时候,哪里管其他那么多。
但问题在于,这样的人一旦满足了基本的温饱需求,往往就满足了,很难有进一步的动力。要么就像李闯王进了北京,手下各种抢劫,难以约束。
共产党的牛逼之处在于,给这一群本来饭都吃不饱、字都不认识的人,赋予了理想,「要建设新中国」。从而让人们有了更长远的目标和斗志。历史上好像没有任何一次农民起义,能树立农民军队对国家和社会的整体责任感。
高水平的让员工倒追的企业,往往是有如下的能力:
- 调动不同需求层次的人的能力
- 推动人的需求层次上移的能力
- 在人的需求层次上移之后,继续影响和服务对方的能力
例如中共,既能够调动求温饱求活命的农民(生理与安全需求主导),也能调动心怀救国救民理想的精英(自我实现主导)。
当然,即使有全面的能力,往往还是有自己最适合、最容易调动的群体。
而大多数管理者,通常是只能满足特定需求层次的人。例如,很多层次低的老板,只能管理经济能力不足,停留在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阶段的人(这些人单纯为了钱可以忍受老板的低质量管理)。问题是,真正可以被称得上精英的那批人,很难是在这个阶段的。所以哪怕有些老板看上去有钱,但是就是难以吸引一流的人。
反过来,可能另外有些人,已经到了自我实现阶段,自己很出色,自我驱动,也只能跟同样层次的人工作。如果他们的事业,只需要跟同样需求层次的人合作,那可能比较顺。但如果需要吸引到不同层级的人,那就可能带来非常大的麻烦。
打个比方,有些企业和领导者挑食严重,而少部分相对就广泛很多,尽管依然有自己的偏好。
对于只能吸引到停留在低阶需求上的人的管理者,鉴于一旦对方需求层次升级他们就难以把握,那这些人在管理上,通常有两个策略:
- 持续的招募在该层次上的人,用来代替需求升级的人
- 想办法让人停留在该层次上
例如如果一个人是因为经济状况不佳、缺乏能力因此不得不工作,那就始终维持对方的这种状态,甚至可能有意识的打压对方向上发展的趋势。
这就像部分婚姻中,缺乏自信的男人,生怕女人有情感方面的需求向外发展,因此阻碍女人开拓社交圈,把对方封闭在家里,各种思想灌输,让对方认为离开自己就很危险没好日子过。
在X理论体系下,企业激励的重点在于底层需求,例如通过让员工「没钱拿就还不了房贷」的恐惧感,调动人工作。
这也意味着,企业往往只擅长吸引和激励需求层次低的员工。而需求层次低的人,往往整体素质也低。
而在Y理论体系下,企业激励的重点在于高层需求,例如创造出让员工高度成长的环境,支持员工做有高度成就感的事情。
这也意味着,他们更容易吸引那些高水平的员工。
而哪怕是招聘来的人,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通常企业也会倾向于快速满足他们的低层次需求(例如提供不错的待遇,提高员工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安全感),这样把员工需求推向更高的层次。
反之,X理论导向的公司和管理者,很可能有意识的限制员工满足底层需求(例如工资给的只能够勉强维持生存,限制员工能力使之缺乏市场竞争力),从而方便自己的管理。
关于00后管理
以前有个热门话题,就是00后的管理,觉得非常难以管理。例如60、70后当年只要有工作,能吃苦、能服从,而00后更关注开不开心、有没有意义,觉得不对就跑了。
其实背后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新一代的人,整体生活环境比以前好,在需求层次上往上移了,开始关注中上层的需求。而以前的人,往往是被生理和安全驱动。所以,传统的X理论那套模式,不管用了。
而从另外一个层面,经济发展驱动力的重点,已经从生产转向了创造,知识型创新型的企业,要激发人的主动性,靠负面激励和基本需求驱动,也是不行的。
所谓能量越低越稳定,在马斯洛需求矩阵底层的人,稳定但能力低;在马斯洛需求矩阵高层的人,不那么容易管控但能力高,而传统X型管理方式,很难实现对高能力高驱动人的有效管理。而直到今天,很多管理者的学习方向,还是基于传统的理念,甚至可能是诸如帝王术之类的封建时代的权谋,难以跟上新时代的趋势。
外在激励 vs 内在激励
在激励方式上,X理论和Y理论另外一个核心差异,在于X理论倾向于外在激励,Y理论倾向于内在激励。
持续的监督管教,是人为施加的外在激励,这是X理论的最爱。
而Y理论,则是重点在于打造一个环境,让员工自我激励。例如提供高挑战性的机会,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同事环境,让员工感受挑战的乐趣。
被动的人 vs 主动的人
外在激励主导的管理,容易塑造被动的人。
就像小孩,如果父母老是用「考得好就给你买啥买啥」这种贿赂式的方式,可能小孩学习就很被动,有好处就干,没好处就不干。
反之,内在激励主导的管理,容易塑造主动的人。
如果父母是用激发小孩的好奇心、成就感的方式,培养小孩学习,让小孩感受到学习是非常有趣的事情,那么往往就自发的喜欢上了学习,无需用各种外界刺激,或者最多把外部激励当作辅助。
这样,小孩的学习,就有了主动性。
无论是X理论(色狼思维=>控制型关系),还是O理论(好人思维=>放纵型关系),往往管理者为了达成目的,都喜欢用外部激励。无非是X理论更倾向于负面激励,而O理论更倾向于正面激励(例如满足各种要求)。
X理论的负面激励,人们普遍容易认知到危害性。而O理论的正面激励,却有一定迷惑性。
就像很多子女教育的书籍,教导家长要多夸奖小孩,例如考试完无论怎么样要多鼓励。
其实吧,一个人考试了,持续需要鼓励,本身就证明他缺乏学习的内在激励能力。小孩必须要持续得到外部的认同(激励),才能学习下去,这已经是问题了。
鼓励本来只是个辅助性的东西,但是却被用来养成了小孩的依赖性,这是好人思维下常常出现的现象。
要执行Y理论,管理者需要强大的正面激励能力。但这些正面激励能力,最主要的作用,是作为种子和辅助支持,激发员工和团队,形成和强化自我激励。
积极主动 vs 消极被动
前面我们谈到:
- 外部激励塑造被动的人,内部激励塑造主动的人
- 负面激励塑造消极的人,正面激励塑造积极的人
如果两者结合起来,那么:
- X理论塑造消极被动的人
- Y理论塑造积极主动的人
大多数人,都是消极被动的。因为从小的环境,例如大多数学校教育,是典型的X理论主导的。
赋权赋责赋能
在管理模式中,责任、权力、能力的结构,是基础的问题。
所谓政治清明,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这几者的均衡。例如通常如果你想要更大的权力,那么就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在古罗马,奴隶是不用纳税的,因为他们对国家没有责任(因此也就不需要纳税),同样的,也就没有诸如投票权之类的权力。反过来,鉴于他们没有权力,那么国家发展的好坏,也不应该由他们负责。
X理论,认为员工是低能力低价值低主动性低责任感的,既然是低能的,那么显然要限制员工的权力,防止他们把事情搞砸。
而基于责权均等原则,员工也就不应该有多少责任。
例如工厂流水线,基本上作为工人,你没法决定自己做多少按照什么进度来,也没有权力了解整个工厂发生什么事情,只管按照规则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那么如果出了问题,只要你按照要求做了,也就不是你的责任。
员工服务于体制,缺乏自主权,是X型关系的典型特征。
一般的餐饮企业,你要投诉要求打折,员工往往告诉你找经理。
但是前面我们谈到的海底捞,一线员工自己就有权力给客户打折,送小礼物,客户满意度也非常高。
让员工有权力做让客户满意的事情,那么员工才能对客户满意有责任感。
餐饮业的Y理论实践:海底捞
前几年,海底捞以其独特的服务,成为了热门话题。
知乎上曾经有个讨论,为什么海底捞难以复制。
感觉海底捞最难被模仿的,根本就不是具体哪一个环节,而是一线员工那种自发的、愿意去「多做一点」,打破现有的方式和习惯,不停地超出客户期望。
也就是说:一线人员在做好「规定动作」之外,不时的会冒出「自选动作」,去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用创新的角度说,海底捞在持续的进行服务创新。
有知乎用户说:「就基本的服务态度,广东任何一家酒店、茶楼都能做得跟海底捞相近的水平——服务员随时眼观六方、耳听八方,一有风吹草动,就主动上前。最简单一个细节,在 广州的酒店喝早茶,如果茶壶里的水没有了,只要把壶盖揭起一角放着,服务员就会自动走过来加水,没有基本的服务态度,能做到吗?海底捞的服务水平,也就超 出北京的饭店而已。」
这是规定动作。无论规定动作有多么合理,久而久之,客户会觉得这是自然的,从而不会产生特殊的感觉。
单凭规定动作能形成出色服务,但却无法形成顶级服务。顶级服务还要依靠于自选动作,一线人员在与客户交互的过程中,那些小惊喜小感动。
就像什么给女性客户准备头绳的小贴心,如果不是一线员工自发的愿意去发现、思考、尝试,并且进而得到组织层面的鼓励和推广,就很难发扬下来。
如果有老板看到觉得「这个头绳不错」,就回家推广,这个完全和海底捞不是一回事。因为没有去学到,那种随时创造自选动作去超越客户期望的精神和体制。
海底捞这种公司,会和一般的公司,有不同的地方,就是决策和管理上的倒金字塔。
在普通公司里,老板管经理,经理管员工,决策权,以及相应的资源,是集中在坐办公室的人手里。
从管理理论上说,是X理论驱动的。
而如果你要打造一流的服务,一线人员不可避免的,要有部分的决策权,以及相应的资源调配支持。所以,在这种机制下,常常是一线人员说话能算话,例如给客户打折免单,或者做个额外的事情帮助客户。尽管这件事情,并没有在公司的规定动作里面。
如果是普通公司,这会被经理训斥:「你不干正事,去做这个干嘛。」
为了实现决策的一线化,体制上就要做到:老板要服务经理,经理要服务于一线员工。就像美军特种兵,一线可以要求飞机过来轰炸支援。
大多数老板和经理,理念都是管理,能做服务的少之又少。而要实现超一流的服务,这一点又必不可少。
而海底捞,在餐饮行业,是少数以Y理论来驱动的组织,这是他们服务水平的管理基础。
而且这种后方服务前线的理念和体制,也会帮助解决另外一个关键问题:员工的士气。
一位客服的牛人,跟我说了一句话:客户满意度的上限,是员工满意度。
换句话说: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客户。
这一点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公司,服务都乏善可陈。
不少公司都有种奇怪的想法: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总觉得「告诉他们要提供良好服务」,就能做到了。服务人员常常夹在管理层和客户的中间,两头受气。
这种情况下,服务人员做好规定动作都已经算是不错了。想着法子偷懒,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是正常的现象。
当让客户开心的时候,你的老板(公司)在为你提供支援做服务,这种感觉很重要…这是切切实实的有权利有地位,而不是贴在墙上的员工至上。服务人员也容易认可客户至上的理念,因为公司就是这样对待他们的。
制造业的Y理论实践:丰田
在上个世纪,丰田汽车大举进军美国市场。开始美国人认为,日本人就是搞低价倾销。
后来美国人调研丰田,意识到一件事情,就是丰田的成功,很大程度在于生产力的先进。丰田的「精益生产」,也就成为了管理学上的标杆。
这背后,又是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差异。
传统的汽车工厂,是典型的X理论驱动,工人是流水线的棋子,只能被动的完成工作。
然而在丰田,一线工人,是可以直接叫停生产线的。丰田赋予了一线工人更大的权力和责任,更倾向于赋权赋责赋能的Y理论。
所以我们看丰田模式的书籍,最终往往都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发挥人,这是整个组织模式的思维基础。
丰田在汽车制造业,这个传统的生产型行业中,发展出了更倾向于知识型组织的生产力,创新水平、质量在汽车业界一流。
军队的Y理论实践:红军
基于Y理论管理成功的企业,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员工充满了主人翁责任感。
尽管高技术公司由于其特性,相比传统企业,更可能采用Y理论的管理方式。但这并非技术公司的专利。事实上,Y理论的一个基础就是「相信大多数人有潜力、有主动性」,因此即使在人们觉得低层次的群体中,也能够成功实施。
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可以说是过去一百年,中国最成功的创业公司:从几十个人的小组织,成为中国的执政党,然后带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体。
共产党是在战争中打下来的天下,红军的基础是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贫苦农民。但是他们做到了一件非常牛逼的事情,就是让员工(士兵)充满了主人翁责任感。同样的一个士兵,在军阀部队或者国民党部队中表现懒散,到了红军这边就充满了斗志。
如果说中共是创业公司,那么毛是CEO、朱是CTO、周是COO。这个领导团队,我觉得是过去百年,中国最牛逼的创新型领导团队。
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写过一本书《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命和时代》,是关于朱德的传记,强烈推荐各位阅读。其中有这么一段:
红军就在这块高原休息、洗澡。他们把破烂衣服缝补好、又下锅煮过,用以消灭一直折磨着他们的虱子。他们治疗受伤的脚,又用结实的绳子打成凉鞋,鞋底和鞋帮有不同的色。他们的教育一天也没有停过。每天早晨,可以看到一连一连的队伍在出操或者演习,一天两顿饭,第一顿吃完后,他们就听军事指挥员或政治领导人讲课,或者举行讨论会。
普通的教育课目,例如阅读和写作,当时并没有象后来那样作系统的讲授,但就在这土地革命开始的时期,指战员们也设法抽出时间来扫除文盲。铅笔和纸张十分珍贵,大家常常围成一圈坐在地上,用细树枝在地上写字和写数码。
但红军最有力量的教育方式、并且是它一向所用的方式,乃是总结过去战斗或战役的会议。这些会议每一个战士每一个指挥员包括朱德和毛泽东参加。一切等级都没有了,人人有充分发言的权利。不但讨论一一一必要时还批评一一战斗或战役,是任何指挥员或战士的行为,都可加以批评。当然,如果批评失当,人人可以为自己辩解,如果批评是正确的,他们就要受到司令部的处分。
朱将军把这些会议放在头等重要地位。他说,这样可以使人们在多方面得到培养和教育,而且可以保持军队民主化。有了这种办法,他说,凡是在战斗中失职的人,或是违反军队民主规章的人,都要降级并接受再教育,凡是那些表现优异、特别勇敢的人,都可以晋级,同时,那些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意见的农民战士,也可以学会思考和讲述他们对军事、政治和个人问题的看法。他可以体会到民主军队的性质同旧封建军阀军队有什么不同,他懂得了警惕性和责任心,他也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作为革命军队一名成员的重要性。
在同样的会议上,新的战斗或战役计划也提交全体讨论,朱德十分重视大家在会上提出来的问题或想法。
「我们指战员虽然在战斗中接受任务,可是我们从不像国民党军队那样,只让他们奉命执行而不了解其中意义,我们是一支正在建设未来的人民革命军。」
前面谈到,在X理论中,管理者的关注点是「管教」;而在Y理论中,领导者的重点是「激发员工内在动力,推动员工成长」。
在红军初创的时候,领导者就设法抽出时间扫除文盲(当时的农民基本上都是文盲)。组织全员参加的战斗总结会,总结经验教训,培养士兵思考能力,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准。
朱将军把这些会议放在头等重要地位。他说,这样可以使人们在多方面得到培养和教育,而且可以保持军队民主化。有了这种办法,他说,凡是在战斗中失职的人,或是违反军队民主规章的人,都要降级并接受再教育,凡是那些表现优异、特别勇敢的人,都可以晋级,同时,那些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意见的农民战士,也可以学会思考和讲述他们对军事、政治和个人问题的看法。他可以体会到民主军队的性质同旧封建军阀军队有什么不同,他懂得了警惕性和责任心,他也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作为革命军队一名成员的重要性。
今天我们的条件,可以说比那个时代好到不知道哪里去了。有多少领导者,有这样的见识,把「帮助员工成长,培养员工思考能力」作为头等重要的任务?
同样我们可以看到,红军不仅仅是简单的「布置任务」,而是会把战斗计划交给全体讨论,让员工参与进来,同时也让他们了解更大的意义所在。
阅读和观察那些一流的领导者,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会让员工产生工作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往往来自于「在自我之外更大的意义」,对于红军士兵可能是「建设新中国」、对于上个世界六十年代的美国人可能是「将人类送上月球」、对于技术公司可能是「我在创造改变世界的产品」、对于海底捞可能是「我给了客户超出期望的惊喜」。
混乱的管理:责权能的失衡
在一个管理合理的体系中,责权能是均衡的。例如X理论指导下的工厂,工人没多少权力,那么责任也就小,只要管好自己那点事就行了。
这种体系,算是逻辑自治。然而现实中,更糟糕的管理是,责权能失衡了。
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代表,是今天的中小学教育。
在典型的学校体系中,学生基本上被层层控制(X理论)。课堂时间是由老师安排,课后作业是由老师布置,大小活动学校决定,有时课后时间也由家长安排了补习班。
学生几乎没有决定事情的权力。
那既然是这样,学习效果就不应该由学生来负责,而是学校和家长负责。
但现实中学校往往并不认为学生成绩是自己的责任,学生考不好,更多的认为是学生不力。
那么,你把权力全都抓走干嘛呢?本质上来讲,这是一个不对等的体系。
假设学生拥有完全的权力,他们就可以自由决定是不是上课,做多少作业,什么时候学习,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学习成绩,才是真正由他们自己可以负全责的。
这个想法可能本身听起来,就让家长和老师大吃一惊。但朝着这个方向,才是真正培养人的独立、成熟的方向。一个人的成长,和承担更大的责任密不可分。
老师和家长常常教育孩子要有主动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主人翁意识,但前提是首先他要是主人啊,主人是说了能算的。他就应该有他能做的事情,他能做的决定自己,他能调用的资源,他能够负责的结果。
今天,成年人普遍的也缺乏主动性,这个从小教育就埋下了根源。
传统型组织 vs 知识型组织
彼得·德鲁克,伟大的管理学家,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理论的奠基人,在《下一个社会的管理》中说:
让传统劳动力有生产力的保障是体制,无论是弗雷德里克·泰勒的「最好方法」、亨利·福特的流水生产线,还是爱德华·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这些体制本身都有知识含量。这些体制之所以具有生产力,是因为它使得每个员工不需要多少知识或技术就能完成工作。
其实,在流水生产线上(在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中也是一样),个别员工的技术太强,对其他同事和整个体制反倒是种威胁。
然而,在知识型的组织中,让体制有生产力的却是个别员工的生产力。在传统劳动力中,员工为体制服务,但在知识型组织中,体制必须为员工服务。
在这段话中,德鲁克指出,「在传统劳动力中,员工为体制服务,但在知识型组织中,体制必须为员工服务」。
今天大多数的组织,都没能完成到知识型组织的转变。
举个最有讽刺意味的例子:学校。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学校就是流水线,无论学生的能力、爱好、学习方式、进展状态,反正今天教什么明天教什么,这半年做什么下半年做什么都是按部就班的,跟得上你也要跟,跟不上你也得跟着走,管杀不管埋。
这个体系,如同工厂流水线、大公司流水线一样,是典型的「员工为体制服务」,而不是「体制为员工服务」。
这大概是对现有的学校教育体制,最尖锐的讽刺:传统意义上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学校,并不是知识型组织。
传统型组织,往往以X理论为基础。而知识型组织,需要以Y理论为基础。
从管教到服务
在限权限责限能的X理论中,管理者的关注点是「管教」;而在赋权赋责赋能导向的Y理论中,领导者的重点是「激发员工内在动力,推动员工成长」。领导者的重点在于「服务」。
一流的领导者,往往喜欢问「有什么我可以支持你的」,而平庸的领导者,惯性思维是「你要为我做什么」。出色的领导者不仅仅是主动了解下属的需求,而且还会主动性的提供支援。就像我刚进入微软的案例要求承担新项目的案例中,老板不仅仅给我提出了替代方案(做讲座分享),同时还针对我可能遇到的困难(缺乏演讲培训能力),提供了资源上的帮助。这些落到实处的关心,是强有力的证明,对方有服务意识。
在Y理论中,领导者和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服务的竞争力:
- 激励服务:你是否善于鼓舞其员工的士气
- 咨询服务:你是否能够帮助员工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 教育服务:你是否能够帮助掌握高效的方法、提升知识与洞察力、改变心态,推动他们成长进步
- 组织服务:你是否能够将员工放到适合的位置上,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通过团队来弥补他们的弱点
- 资源服务:你是否能为他们争取到更多的资源,金钱、培训、专家等等;
- 规划服务:你是否能够帮助、指导他们设定目标、制定任务和计划,更有效的利用时间
- 后勤服务:你是否会有效的为员工提供后勤保障,降低他们为琐事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画虎不成反类犬
Y理论关注人的正面性,认为如果给予适当机会,一般人也会喜欢工作、追求上进、渴望发挥才能、愿意承担责任,他们也有非常大的潜力,激发员工工作动机,需要引发员工的内在动力(自尊心挑战性、自豪感、自我实现等)。
这种正面性,是有条件的(适当机会、环境、人的能力等)。如果无条件的认为人是有责任感有能力的,那么很容易滑入放纵式管理(O理论)或者是忽略型关系(I理论)。
例如,很多亲子教育读物,强调「孩子是有能力的,只要让他们快乐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他们就能很好的自我发展」。
我发现一大堆女性作家写的书,都是这种思维。
而这就很容易导致放纵型或者忽略型的关系。小孩有了权力做他想做的,却未必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培养出了更大的能力。
这就像熊孩子,到处捣乱,但是熊家长可能觉得「小孩不懂事,长大就好了」,一直就缺乏责任承担。
这样的人,往往能力和心智上,都不成熟。
同样的道理,在企业管理中,一味的相信员工放权,脱离实际的责任承担、能力考察和培养,往往也是悲剧。
「赋权赋责赋能」的和谐统一,是Y理论能够成功执行的基础。
这三者的关系,就像左右脚。走路你可能先迈出一个脚,然后接下来另外的要跟上,不能差的太离谱,否则就没法走动了,或者一只脚跳着非常不稳定,不知道啥时候就摔倒了。
然而,这一点非常非常难。因为这需要企业和领导者,有高度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打造出一套赋权赋责赋能的服务体系。这超出了绝大多数企业的能力范畴。
要研究什么是高度赋能,一个非常好的案例,是比尔盖茨。
人是最宝贵的资产
创新,是高主动性、高智慧的人类活动。
要走上创新驱动之路,作为领导者,需要具备的基本思维,是对人的信仰。人,是生产力的关键来源。
比尔盖茨说:「人是最宝贵的资产」。
而且他并非说说而已,而是从这个理念出发,打造了微软公司。一直到今天,他当年的思想和管理实践,依然有高度的参考价值。
比尔盖茨:第一位知识型首富
1995年,比尔盖茨登顶世界首富。
比尔盖茨的登顶,非常具有历史意义。
此前的世界顶尖富豪,大多数是诸如:
- 工厂主,例如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 矿产主,例如石油行业巨头洛克菲勒
- 金融家
- 房地产商
- 财产继承人
而比尔盖茨,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工作者。他的登顶,象征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信息时代的常青树:微软公司
信息时代,到目前为止,有三个阶段:
- 个人电脑时代(主导者:微软、英特尔)
- PC互联网时代(主导者:Google)
- 移动互联网时代(主导者:苹果)
在竞争无比激烈的IT领域,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在一个时代胜出,都很不容易。然而有两家公司,却跨越这三个时代,实现了惊人的成功。
这两家就是微软和苹果公司。
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跟两家公司的创始人,有密切的关系。
苹果的乔布斯,代表了信息时代最高水平的营销;而微软的比尔盖茨,代表了信息时代最高水平的管理。
在过去二十年里,微软公司,是唯一一家始终保持在世界市值前十的企业。
对微软的成功,大多数人只看到业务层面,比如Windows、Office和云计算。
然而,大多数人忽略了,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管理思想上的卓越,他在打造微软这家公司时的思路和考量,是支持微软持续发展的组织能力基础。
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
比尔·盖茨有一句话:「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
他的意思是,在竞争激励、变化莫测的科技行业,哪怕是顶尖的公司,拥有的竞争优势依然是短暂的。
就像在古代,恐龙曾经是地球上占据支配地位的物种,然而,随着地球环境变化,不能适应的恐龙,灭绝了。
比尔·盖茨这句话,估计当时很多人会认为是杞人忧天,或者无病呻吟。但诺基亚,应该会挣扎着爬起来点个赞。
在2019年的今天,当年比尔盖茨面临的「竞争激励、变化莫测」环境问题,今天各行业领导者,恐怕都感受到了。
比尔·盖茨认为,要让企业能持续的生存发展,就需要有面对变化、面对新的挑战,快速学习和改变的能力。而且这些新的挑战,很可能是未知的,超出原有的预期。
为了有这样的能力,企业需要高水平的员工。这些员工不仅仅能做好已知的工作,而且还能够在有未知的新挑战的时候,依然有能力去面对。
「能面对和解决未知挑战的员工」,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比尔·盖茨列出了一些基本的标准:
- 聪明
- 勤奋
- 善于思考
- 喜欢接受智力上的挑战
- 有对工作和技术的激情
当时我研究微软公司,有个感觉,比尔·盖茨招聘的标准,不就是按照他自己的类型来的吗?
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
既然要员工能够「解决未知问题」,要有高度的创新能力,那么落实到招聘中,就应该能够筛选出这样的人。
因此,微软打造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招聘体系。
在招聘时,微软的定位是「雇佣前1%的聪明人」。
微软看中的聪明,是「raw smart」,也就是不依赖于经验的大量强行堆积灌输,而是通用的、底层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学习能力的强大。
这就像学生,不是依靠大量的刷题强行刷出来的解题能力,而是善于思考能够举一反三。而后者,才是善于解决未知题型的人。而前者,往往只能解决经验之内的问题,对「老师没讲过、自己没看到过的」,往往未战先怯,一看到人就懵了。
比尔·盖茨认为,经验可以培养,然而这种纯粹的聪明,却很难养成。因此,公司宁愿招募聪明但缺乏经验的人,也不招聘缺乏应对未知挑战的潜力的人。
这里插两句嘴,我觉得,那个年代,如果微软要大规模招聘有经验又有潜力的人,也是不可能的。
在微软公司之前,尽管有软件的存在,但是软件都是硬件的附属品,很少有单卖的。例如IBM卖机器,那么附送操作系统。
微软公司的业务模式,是单独卖软件,尽管他们不是第一家,但微软的成功,最终开创了独立的软件行业。而且带动了一大批软件公司,在微软平台上开发应用软件。
现在软件工程师数量庞大,但那个年代可没有。
对微软而言,市场上有经验的高质量的开发人员/软件工程师,也没那么多,很大程度也只能靠自己培养。自己开的路,含着泪也要走完。
经验只代表解决已知问题的能力
绝大多数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最看重的就是经验。
有经验,代表的是解决已知问题的能力。
比尔盖茨认为,传统的过度依赖「经验和资历」来筛选人的方式,并不适合创新型的组织,无法打造筛选出那些能够解决未知挑战的人。
那么,面试中,怎么把这批「能解决未知问题的人」筛选出来呢?微软有一个很出名的方法,就是使用智力题。
智力题
比尔盖茨时代,微软的智力题,一般是这种画风:
1)西雅图有多少加油站
2)井盖为什么是圆的
3)你让工人为你工作7天,给工人的回报是一根金条。金条平分成相连的7段,你必须在每天结束时给他们一段金条,如果只许你两次把金条弄断,你如何给你的工人付费?
4)小明一家过一座桥,过桥时是黑夜,所以必须有灯。现在小明过桥要1秒, 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妈妈要8秒,小明的爷爷要12秒。每 次此桥最多可过两人,而过桥的速度依过桥最慢者而定,而且灯在点燃后30秒就会熄灭。问:小明一家如何过桥?
5)一群人开舞会,每人头上都戴着一顶帽子。帽子只有黑白两种,黑的至少 有一顶。每个人都能看到其他人帽子的颜色,却看不到自己的。主持人先让大家看 看别人头上戴的是什么帽子,然后关灯,如果有人认为自己戴的是黑帽子,就打自己一个耳光。第一次关灯,没有声音。于是再开灯,大家再看一遍,关灯时仍然鸦雀无声。一直到第三次关灯,才有劈劈啪啪打耳光的声音响起。问有多少人戴着黑帽子?
6)给你一个气压计,如何测出大楼的高度
其实这里面也有几种类型,但这个不是本书讨论的问题。
关键是,微软当年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作为一个筛选手段呢?
这些问题,初看上去,往往是求职者觉得没见过、缺乏头绪的问题。也就是「未知的问题」。
微软想要测试的,正是一个人「面对未知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例如有些人,面对这种问题,会完全茫然,精神上就垮掉了,不知所措,觉得不可能解决。
而另外一些人,即使是有些懵,还是会尝试去梳理问题,建立框架。
还有些人,对这种「未知的智力挑战」有种本能的兴奋感,跃跃欲试。尝试各种思路,这条路不通,快速的继续思考换一种方式,看得出思路很灵活。这种人,往往更可能是适合微软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这些题目,通常也可以考察人的逻辑分析、推理、建模等方面的能力。
关键是,这种智力题的考察,重点是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路,而不是得出什么固定的结果。
集体决策的面试流程
当时微软的面试流程,通常是这样的。
有多轮一对一的面试。
前面几轮面试,面试官通常是用人部门的员工,也就是未来要跟候选人共事的潜在同事。然后是管理层面试,包括用人经理、经理的经理等等。
如果这个职位跟其它部门关系密切,面试流程还可能包括其它部门的同事。
在严格的时候,执行一票否决制度。也就是前面任何一轮被否决,那么候选人就不会得到录用了。后来招聘标准放宽,貌似也最多是两票否决。
这样的制度,意味着思路是「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可能合适的人选,会被否决。但是一个错误的人选,因为这种层层把关的机制,很难进来。
记得是不是比尔·盖茨说的话了,意思是,对于优秀的人,错过了很遗憾,但是他还是能得到其它好的机会的。而如果招聘了一个错误的人,对团队、对公司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影响往往是长期的。
另外一点,微软的理念,是「为公司招聘人才,而非为部门、项目招聘人才」。招聘的标准是这个人能否长期在微软工作,适合公司的需求。
所以要求也要严格。
权力与责任
微软这套面试机制,跟绝大多数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特征;赋予了一线员工更大的责任和权力。
员工可以面试自己未来的同事,作出雇佣建议,能否决觉得不适合的候选人。
后来我在微软的第二任经理,上任后有段时间急于招人,甚至自己看了一些人选,想招进来。
然而,基于微软的面试流程,前面的员工面试,我的同事就直接打了否决,这样根本轮不到经理的面试。
员工权力,对经理形成了制约。避免了单纯因为经理的偏好,招聘进来不合适的人。
在大多数公司,一线员工很少有这样大的,有制度保障的招聘权力和责任。例如老板觉得一个人好,就招进来了。
当时很有趣的是,我的第二任经理,还去找我的同事,问他为什么没让候选人通过面试。
同事回答老板说:「理由我都写在面试报告上了啊。」
老板说:「我们部门急着用人,你可以放宽一点。」
同事说:「老板,公司让我面试,那我就是要承担责任的。我觉得这个人不行,如果说行招进来了。那他将来不胜任怎么办,到时候责任是谁的。既然公司给了我这个权力,那我就要为公司把好关。」
老板就被怼回去了。
同事私下跟我说:「我怎么能把人放进来啊。进来不能干活,老板过来说,人是你招进来的啊,你看他能力不够,你去辅导他收拾他的摊子吧,我能怎么说呢,只好认了。」
微软公司的理念,是尽量的赋予员工权力和责任,这两者是对等的。
例如让员工有招聘的权力,他也就有了对团队、同事的责任感。
很多公司,老板直接把人招进来。可能员工并不满意。招进来了,让员工去帮助这些新人,也很勉强。就像结婚不是自己选的,而是家长制定的一样。
大多数公司,员工没什么权力,那也就谈不上对团队、公司有多少责任感。
所以很多企业挺搞笑,一方面不给员工权力,各种限制;一方面要求员工对公司有高度的责任感,要从公司角度考虑问题,本质上就矛盾了。
赋权赋责赋能
比尔·盖茨说「人是最宝贵的资产」。
这些资产,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他们的头脑。既然要用他们的头脑,就需要给一线员工更大的权力,让他们承担更大的责任,尤其是做决策的责任,这正是头脑的价值。
前面我们谈微软的集体决策面试流程,这个也是赋权赋责的体现。让一线员工,拥有部分的招聘同事的权力,以及责任。
在微软,员工在工作上的自由度大。公司管理更多的是结果导向,对具体怎么做工作,管控的很少。领导对下属,往往也是支持性多,强制性少。
微软这种风格,正是知识型组织的一个重要特征:一线员工有决策权。
任正非讲过一段话,说:
我们后方配备的先进设备、优质资源,应该在前线一发现目标和机会时就能及时发挥作用,提供有效的支持,而不是拥有资源的人来指挥战争、拥兵自重。谁来呼唤炮火,应该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也就是这个意思。
在传统工业型组织里面,「大脑」和「四肢」分的很清楚。高层是大脑,负责思考决策;一线是四肢,负责执行。
而在知识型组织创新型组织当中,思考和决策,是分布在整个组织中的。
而为了让他们能够有效行使权力、承担责任,那就要尽量的提升员工的能力。
三者综合,就是赋权赋责赋能。
高度赋能
还在局域网时代,微软就致力于打造一套系统,让每位一线销售人员,第二天就能够看到前一天各个区域的销售数据。因为让员工有充分的数据,能看到自己的工作状况,是在赋予他们改进的能力。
比尔盖茨认为,如果你需要让员工做出高质量的决策,那就需要给他们充分的信息,这也是在赋能。
离开微软之后,我进入咨询培训行业,第一个客户是保时捷。
那时候保时捷在中国大发展,汽车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保时捷推行经销商管理系统的时候,有经销商提出反对意见。因为在系统中,销售人员能直接看到,保时捷公司给经销商分配了多少车辆额度。
而这个,以前有些经销商的销售经理,往往是对销售人员保密的,这样方便他们好控制。
面对这种反对,保时捷的态度很清楚:要让销售人员很好的完成工作,就需要给他们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不应该是管理层的控制手段,而应该是提供给销售人员的基本服务。
这种态度,也就是一家知识型组织的基本原则:赋能赋权给一线员工,让他们能够拥有充分的信息,有效完成工作。
比尔·盖茨在思考微软的管理时,认为层级制度应该有,这样便于效率。但信息方面,应该充分的透明化、扁平化,推动信息在组织内的高效流通。尽量让一线员工获得各种信息。
在这方面,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是让内部文档都数据化,并且尽量的可以跨部门跨区域访问。
基本上,微软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内部站点,而且公司内部,还可以直接搜索其它部门的站点(前提是其它部门权限开放了)。
这样一来,很多时候我直接搜索公司内部网站,就能发现很多其它部门的资源。例如以前我在公司内搜索某些关键词,就发现了学习教程、市场营销资料等,这些都是放在其它部门内部网站上的。
而且顺着这些资料,往往还可以找到对应的人。
当时,我有同事讲过一句话,说「大多数公司,是内部资料不够;我们是内部资料太多」。
我进入微软是2004年,现在2022年了。大多数公司的意识,还没有到当年微软的层次。例如公司内部信息各种隔离,难以共享。
这些根源上往往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层的意识。
对员工的赋能服务体系
2004年,我进入微软公司,在技术服务部门。在那之前,我在一家企业管理软件公司工作。
在微软的经历,对比我在第一家公司,我有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在微软我真正觉得公司是服务员工的;而在第一家公司,公司就是在管教员工。
微软有一整套强大的,对知识型员工提供服务的体系。
就从我所感受到的,诸如:
- 各种丰富的内部学习资源
- 跨部门、跨机构的文档共享平台,可以方便的找到各种内部文件资料
- 经理对员工的高水平辅导
- 公司聚集了一群优秀的人
- 鼓励分享的企业文化
- 绩效反馈与改进的体系(例如客户满意度的调研、各个层面的改进机制等),没有这套反馈体制,个人很难有效成长
- 后勤服务诸如打印纸张、文具等的充分供应
这种强大的,服务员工的体系,是吸引优秀员工的基本因素。要打造创新型企业,就需要有这种服务员工的意识,以及搭建高质量内部服务体系的能力。
而从企业的角度,这套体系,是对员工的赋能,让员工能够提升和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
对赋能的信仰
微软有个理念,叫做「Technology enable people(技术赋能人类)」。这就像有了Office,人们可以更快的完成工作。
还有个类似的说法,「Technology enable business」(技术赋能企业)。
以我在微软的感受,Bill Gates是真正在赋能这个问题上,有很多思考,有很多热情的人。这最终在微软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内赋能员工,对外赋能客户。
例如微软的Office软件,市场定位就是,赋能知识工作者。
而微软公司的员工,本身也是一群知识工作者。
这就造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微软的信息技术产品,很多时候它的需求,来源于微软公司和微软员工自己。可能微软就是自己产品的第一个客户。
然后微软把产品做出来了,还会教育市场,这背后的理念是什么,到底如何运用技术改进商业运作。例如比尔·盖茨就跟客户开会,分享如何打造一个知识型组织,在这当作如何运用微软技术。
在微软,很多产品在发行之前,都要在内部首先使用,这叫做「吃自己的狗食」(eat your own dog food)。
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通常自己吃过狗食的,质量相对有保证。因为烂的话,公司内部其它使用的同事就跳起来反对了。
当时我还发现一点,就是销售微软产品,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给客户演示一下,微软内部怎么使用这些产品,来提升商业效率的。
然后往往客户就会觉得「我靠,真好,这个我也想要」。
然而,具体到他们那里怎么样,这个要看情况。
很多时候有个瓶颈,就是微软的管理水平很高。所以有些复杂的方案,微软能做,其它公司未必能。
这通常不是技术因素,很多时候是管理因素。
其实一直到今天,还是一样。
例如前一段时间,我跟一家大公司的朋友,谈他们的问题。他们很多基本的信息,都没有共享机制。员工看上去很忙,但忙的都是重复劳动。
我跟他说了说微软以前的实践,他觉得这是他们正好需要的。他的同事也这样认为。
然而,问题是,大家都觉得这事很对,但没有人会去做啊。这种战略层面对个人、公司都有好处,但管理层没有那种格局,而公司体制,又不是能自下而上发起改变的。
比尔·盖茨的理念,是赋能于人、赋能于企业。因为人更强大了,组织更强大了,才能作出更高质量的事情。
这是格局。
今天2022年了,有几个老板,有这种「赋能于人」的信仰。
很少有老板真正致力于,打造一个对员工高度赋能的组织。当然,很少有老板有这种能力。
意愿和能力,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
创新型组织的两大赋能体系
看一家创新型组织的水平,很大程度就是看它的赋能体系的质量水平。
- 内部赋能体系:管理体系有多大程度赋能员工
- 外部赋能体系:业务体系有多大程度赋能客户、行业、社会甚至整个人类
例如乔布斯时代的苹果,不仅仅是赋能客户,而且带动了整个手机行业的产业链,提升了产业链水平,还因为这些产品、基础设施,以及它们背后的理念,赋能了人类社会。
把员工当消耗品 vs 把员工当关键资产
以我当时的感受,比尔盖茨,是真正把员工当作核心资产的。因此他持续的投入精力、资源,打造一套高度赋能员工的体系,从而让员工可以发挥出更高的生产力,持续发展。
已经成为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依然在打造员工赋能体系上,深入思考和投入。
相比之下,大多数老板,有了业务上的成功,已经觉得自己很牛逼了。
国内互联网公司,前一段时间996闹的沸沸扬扬。所谓996,是每天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
一家公司,觉得996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样的企业,往往是把员工当作快速消耗品,而不是把员工当作核心资产。
对于核心资产,要长期投入、要爱护,这样让资产长期可以发挥价值。
而对于快速消耗品,那就是榨干价值赶快扔掉。
如果企业真的是重点在于发挥员工的头脑、创造力,就应该很清楚,让员工常态化996,并不是什么好事。
哪怕单纯从生产力的角度,太忙碌的人,没时间思考、学习、休息,看上去忙累,效率很低。
反过来,宣传996的老板们,貌似没看到他们在研究如何赋能员工,提高体系生产力。他们认为解决的办法,就是多干活。
这是典型的领导有病,员工吃药。
不同的组织模式,不同的心智水平
我们看传统型组织,和创新型组织,在关系上,对于员工/成员,其实是有核心的认知差异。
传统型组织如工厂、传统学校,他们把成员定位为一个「依赖的人」,是体系的一颗螺丝钉,最重要的素质是要听话、要服从。
而高度创新驱动的组织,对于成员的定位是「自由的人」,而组织则是自由人的联盟。员工之所以要持续追求质量上的高标准、进步创新,不是因为老板让他们这样干,而是他们的自我选择、自我实现。
顶尖水平的创新,根本就不是靠薪水驱动的。金钱最多是一个保障因素。
现代社会早已经废除了奴隶制,所谓「依赖的人」和「自由的人」,核心在于心智水平。
前面我们谈到4个层次的心智:
版本 | 名称 | 类别 | 特征 |
---|---|---|---|
1.0 | 色狼心智 | 依赖心智 | 过度自我、强力推销 |
2.0 | 好人心智 | 依赖心智 | 服从规则、满足要求 |
3.0 | 理性心智 | 自由心智 | 理性洞察、爱智求真 |
4.0 | 完整心智 | 自由心智 | 感性洞察、深谙人性 |
其中色狼和好人,都是依赖心智的体现。而3.0和4.0,则是自由心智的呈现。
本章,我们谈到了4个层次的组织。
在这里,我们会发现,整体来说,组织模式和人的心智挂钩了。
组织模式 | 心智水平 |
---|---|
1.0:团伙型组织 | 1.0:色狼心智 |
2.0:工厂型组织 | 2.0:好人心智 |
3.0:知识型组织 | 3.0:智慧心智 |
4.0:创新型组织 | 4.0:完整心智 |
越高层次的组织模式,对应的成员/组织心智水平要求,也就越高。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知道知识型组织、创新型组织建设很重要,但是高水平的组织非常少:高心智水平的人本身就少。
那为什么缺乏高心智水平的人呢?
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往往是在团伙型组织、工厂型组织里面孵化出来的,本能带有强烈的色狼和好人心智特征,缺乏价值感安全感,心态负面。
鸡生蛋、蛋生鸡。
因此,企业组织模式进化,和个体心智水平进化,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组织关系分析与发展总结
回顾本章的内容,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有4个版本的组织:
版本 | 组织模式 | 个体生产力 | 关系模式 | 管理理论 | 心智水平 |
---|---|---|---|---|---|
1.0 | 团伙型组织 | 技能 | 放纵型关系 | O理论 | 色狼心智 |
2.0 | 工厂型组织 | 熟练技能 | 管教型关系 | X理论 | 好人心智 |
3.0 | 知识型组织 | 理性智慧 | 赋能型关系 | Y理论 | 智慧心智 |
4.0 | 创新型组织 | 完整智慧 | 赋能型关系 | Y理论 | 完整心智 |
组织关系分析与发展,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明确你现在所处的组织模式,并且推动组织走向4.0版本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