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追型领导:感性洞察、极致体验
智慧型领导,有高度的理性洞察力。
而倒追型领导,还有感性层面的高度洞察力和影响力,实现理性和感性的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人性洞察力。
这样的领导者,会有几个方面的出类拔萃:
1)卓越的心理阅读能力
不仅仅善于解读人的逻辑思考过程,还能够敏锐的把握人的感觉情绪,理解心理感性、潜意识层面的运作。
2)卓越的心理顺应能力
他们能够顺着人的心理运作方向、趋势进行相应,让人觉得非常贴心,甚至比自己更理解自己。
3)卓越的心理操控能力
他们善于心理层面的操控,引导人的心理,走向他们所规划的方向,体现出非常强的心理领导力。
很多人把「心理操控」当作贬义词,其实它就像核能,取决于你如何应用。
4)卓越的体验创造能力
善于创造一流的情感体验、对他人有高度的情绪价值。
5)卓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打通了感性与理性,也就衍生出高度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我研究人性洞察力十多年,有3位4.0层级的人物,给我强烈的震撼:
- 营销大师乔布斯
- 摸鱼大师杨老师
- 疗愈大师米尔顿·艾瑞克森
人类有隐秘的被他人领导的倾向
米尔顿·艾瑞克森,伟大的心理咨询师,催眠治疗学派的奠基人。
他小时候,有次走在雪地上,发现地上有很多脚印。而且这些脚印,上面有很多重叠。
因为后面的人,会踩着前面的脚印坑走。
我们大多数人,看到这里,也就看到了。
苹果砸到我们头上,我们只能收获一个包;苹果砸到牛顿,也许他就收获了万有引力定律。
艾瑞克森从中领悟出一个道理:
人类有隐秘的被他人领导的倾向。
基于权力的领导 vs 基于人性的领导
大多数人认为,领导是基于权力的。例如你做了经理,才能领导他人。
然而艾瑞克森的观点,却是认为人类本身,就具有隐秘的被他人领导的倾向。「被领导」,是人的一种本能。
因此,你无需有任何的权力,就可以实现对人的领导。甚至这种领导作用是非常隐秘的,完全在对方意识之外。
就像我们踩着他人脚印前进的时候,你并不会觉得,已经有人在领导你了。
那么,如何实现基于人性的领导呢?
不寻常的治疗
一位有自杀倾向的女孩,找到艾瑞克森,寻求治疗。
她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长得不行没人爱,很孤独,有了轻生的想法。
她已经做了心理治疗,然而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自杀念头更强烈了。
很多时候对于想要自杀的人,往往人们会劝他们说「不要这样想,生活还是很好的呀」之类。
但是这种劝阻,常常是适得其反,反而让人的愿望更强烈了。
而艾瑞克森,听了女孩的倾诉,做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回应。
他问女孩准备怎么去死。
女孩也是惊呆了…..大哥你这是给我做心理治疗的么,怎么不按常理出牌啊。
接下来艾瑞克森问她有多少存款。
女孩觉得莫名其妙,还是回答了他。
艾瑞克森就跟她说,你看反正你都决定告别这个世界了,这钱留着也是浪费对吧。为什么不花光了钱再去自杀呢?
女孩一听,哎呀很有道理啊。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该怎么花这笔钱呢?
艾瑞克森就跟她建议,为什么不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呢?愉悦自己也给世界留给好印象。
艾瑞克森给女孩推荐了一家服装店、一家美容店。并且告诉她要找服装店的谁谁谁,可以帮助她挑选搭配有品位的外套;美容店的人会给她打理头发。
这位女孩以前一直对自己对生活没信心,邋里邋遢的,这样一打扮,整个人的感觉就不一样。
接下来,艾瑞克森又给了她另外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听上去更荒谬了:练习从牙缝里面喷水。
这位女孩,一直认为自己有个牙缝很大,经常被人鄙视和嘲笑。其实她的牙缝很小,很难被注意到,只是自己的心理作用。
艾瑞克森告诉她:你要练习含一口水,然后从牙缝里喷出来,要喷得又直又远。
女孩又觉得莫名其妙,但已经见识了艾瑞克森不按常理出牌的风格,就照做了。
在见到艾瑞克森之前,女孩满脑子都是要自杀的念头。而现在,女孩的精力放到了打扮啊、练习喷水啊之类的事情上,自杀的想法也就在她头脑中逐渐边缘化了。艾瑞克森,已经隐秘的改变了女孩的思想方向。
尽管,他从来没有劝阻女孩「不要想着自杀」。
好啦,女孩新技能get,成功掌握了牙缝喷水技术。而且现在,她衣着得体,看上去挺有魅力。
接下来要干嘛呢,干点捉弄人的事情吧。
嗯,对于乖乖女来说,这个提议太有诱惑力啦。那么作弄谁呢?
艾瑞克森说,那就捉弄茶水间里的那个男人吧。
茶水间里的男人
这位妹子在公司的茶水间里,经常遇到一个男士。
那个男士很想跟女孩搭讪,女孩也觉得这个男青年很有吸引力,但她自己很没自信,怕开口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牙缝嘲笑自己,从来没跟对方讲话。
艾瑞克森就告诉妹子,下次在茶水间,你要如此这般。
女孩一听,觉得太荒谬了。
然而「反正都要告别世界,为啥不荒唐一把呢?」最后还是决定行动。
周一,她穿着新外套,头发也修饰一新去上班了。
在茶水间,她在喝水的时候,男青年出现了。
男士一如既往的朝她微笑,这次,女孩对准目标,直接开火,从牙缝里朝男生喷水。
男生被喷了个措手不及。等他稍微回过神来,这时候女孩做了一个动作。
她先作势跑向男青年,然后转身飞奔逃跑(这也是米尔顿教她的),一边跑一边笑。
男生看她转身跑了,一边说「你这个该死的坏蛋」,一边追了起来,最后抓住了她。
出乎女孩意料的是,男生吻了她。
第二天,女孩有点担心的来到了饮水间。这次男生从隐蔽的地方跳了出来,还拿着把水枪对她射击。再过一天,他们就一起共进晚餐了。
过了几个月,女孩给艾瑞克森送来一份剪报,上面有她和男生的结婚启事。
又过了一年多,她给米尔顿送来了小孩的照片。
她再也没有提起自杀的念头,艾瑞克森从始至终,也没有劝过她「别想着自杀、生活很美好」之类。
打破天赋论
米尔顿·艾瑞克森,在心理治疗界是独特的存在。
一方面,业界认为他的实践水平非常高。一方面,他的行为又很难变成普适的理论,来指导更多的人达成他的水平。
因此人们认为他是「天才」、有高度的「天赋」。
其实所谓天赋,往往是我们不懂的代名词。例如你怎么学数学都学不好,可能就归因为「我缺乏数学天赋」。
十年前,我对艾瑞克森的手法着迷。有两年的时间,我反复读他的案例集,思考他做事情的思路,如何把他的思维、手法和能力,迁移过来。
在前三个月,我读他的案例集,每次都觉得非常惊叹,但死活不知道怎么链接到我的现实中,开始分析和应用。在接下来的一年左右,我开始意识到他做事情背后的思路和脉络,并且逐渐应用到日常案例中。
阴与阳、顺与健
在中华文明史上,《周易》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号称「群经之首」。
《周易》这本书,基于辩证思维。
这种辩证思维,在易经中的基础体现,是阴和阳。产生了阴爻和阳爻。
阴,代表着「顺」(顺应、服从);而阳,代表着「健」(主导、掌控)。
阴顺阳健。
64卦中,全阴爻组成了坤卦;全阳爻组成了乾卦。
《易传》中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句话,是华夏民族的立足精神。
作为「君子」,要自强不息(健);也要厚德载物(顺)。
作为领导者,既要有原则、思想、掌控方向规则(健);也要有服务意识、顺从和满足他人的想法(顺)。
真正的难度在于,你如何能够把这两者,无缝的融合到一起呢?
色狼型领导,就是「健」过了头,一味控制。
而好人型领导,则是「顺」过了头,一味服从。
倒追型领导,则是能够把这两者,融合为一体。
我们看米尔顿·艾瑞克森的案例,女孩有想要自杀的念头,他并没有立即就反驳,甚至还建议「花光了钱再去自杀」,这看上去是「顺」,在顺应对方的自杀想法。
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其实他已经在引导女孩的注意力了,从自杀转向更好的生活,例如打扮的漂亮,这是「健」,在引导女孩的心理关注方向、精神投入。
从更高的角度,他还是在「顺」,女孩想要自杀的背后,是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缺乏关爱和认同,依然有对生活的渴望。他做的这些事情,最终还是在满足女孩的深层需求。
这种同时实现「顺和健」的能力,是领导者至关重要的修养。
心理层面的顺势而为
我读艾瑞克森的案例集,觉得简直是太神奇了,甚至很荒谬、匪夷所思。然后仔细想想,又觉得他的做法,正好是最简洁、最有效的。
他的手法,像是所谓「四两拨千斤」。他并不用蛮力,而是找到对方的用力方向所在,先是顺势承接,然后稍微带动方向,很大程度借助对方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实现改变,借力打力,用的是巧劲。
有次艾瑞克森接待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方自称是耶稣基督。艾瑞克森就问他是不是木匠(耶稣是一个木匠)。
对方既然认为自己是耶稣,那么就顺着自己的逻辑说「是的」。
艾瑞克森就请他帮忙,在医院院子里修建设施。
于是,「耶稣」就要每天走出病房,在院子里干木匠活,并且和其他人沟通。
这样一来,艾瑞克森就创造了一个环境,让「耶稣」接触现实生活,而不是隔离于自己的臆想世界。最终对方也走出了臆想,回到现实。
要做到这样的简洁、高效,背后是对人性的高度洞察。才能找到那个最佳的点,轻轻一推,扭转全局。
当女孩想要自杀,向他寻求帮助的时候。他没有直接劝阻,因为知道这种时候,越劝反而容易强化对方的念头。反过来他建议「先把钱花了再去自杀」,顺着对方心理走一步,提出一个难以抗拒的主张,引导对方去更好的生活。
今天很多领导,觉得在营销、管理上非常累,一个根源,就是没搞清楚对方心理运作的方向,想要影响他人就强行推,不能顺势而为,甚至逆势,于是大多数力量,内耗掉了。
摸鱼大师杨老师
2004年,我进入微软的服务部门。
当时部门里,有两位同事,客户满意度持续最高。而他们的风格,却截然相反。
第一位同事,非常认真,深入研究客户的问题,做的非常细致周到,你很容易感觉到他那种真诚和努力。
那段时间我晚上经常在公司,有时候12点左右,他还在研究客户的问题,我们还讨论一下。
第二位同事,却恰恰相反。
这就是摸鱼大师杨老师。
杨老师很省力,却同样满意度爆高。
大家都知道杨老师在摸鱼,但是人家摸鱼摸出了高绩效,成为了团队精神领袖,带动了整个团队的情商和绩效水平,还拉动团队在一个开心愉快的气氛中,心服口服。
你想摸鱼,也摸不到这样的高度。
他的独到之处,在于对客户的期望值管理。
客户满意度有一个基本法则:
满意度 = 体验 - 期望值
哪怕你给人的体验再好,如果对方期望值高,那么最终满意度也不咋样。
所以要提高满意度,有两个方法:
1)提高客户体验
2)降低客户期望
我们都知道,从省力角度,降低客户期望其实更好。
然而,大多数人想干干不了。
你简单粗暴的想要降低客户期望,往往期望没降下来,反而对方体验大幅度下降,最终悲剧。
杨老师牛逼在于,他就能大幅度降低客户期望,同时稳住客户体验。这样只需要花比较低的工作量,就能拿到高满意度。
收费是为你好
那时候我们部门,有一个挑战。
我们提供的服务,是面向微软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例如经销商、软件开发商等)。服务内容,根据性质的不同,有免费的和收费的。
如果是完全收费也就算了,很大一部分基础服务是免费的。这导致跟客户(也就是微软的合作伙伴)沟通中,突然跳出来要解释,某些是收费性质的。
这样一来,对于合作伙伴而言,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这还要收费?我帮微软卖产品,难道你们不应该免费支持我们吗?」
这就导致了一个常见的不满意源泉。
要是好人式的思路,就会唯唯诺诺的说诸如抱歉之类。
有次,杨老师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当时他就在电话上,跟客户解释。我们旁边几个人也听见了,感觉是大开眼界啊。
他的中心思想就是「收费也是为你好」。
他问客户:「您用过高考查分电话吗」(那个时代,高考分数出来,还是要通过电话查询的)。
客户说:「用过了,怎么啦」
他说:「最早呢,电话是免费的。这导致一个后果,就是有迫切需要没需要的,有事没事都打电话。甚至测试电话通不通也打这个号码,阿猫阿狗都来打。这导致一个后果,就是真正需要了解分数的人,想查的时候老是占线。」
「后来,查询电话改成收费,就过滤掉了绝大多数,随便来打打的人。而真正需要查分的人,一打就通了。」
「我们的服务也是,有些内容,是很成本很高的,例如我们要在内部调动各种专家资源,如果大家都可以随便的提要求,免费就能用,那么可能就像高考电话一样,不需要的人占用了很多资源,反而真正需要服务的人,得不到及时的帮助。」
「我们把这些部分收费,正是为了您这样迫切需要的人,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啊。另外,即使是收费价格,微软也已经是大幅度打了折扣的,对我们的合伙伙伴,这个价格连成本都覆盖不了。目的还是为了支持大家,而不是赚钱,微软也不是从这种服务上赚钱的。」
「同时,作为微软的合作伙伴,即使是收费服务,我们也给了贵公司部分免费的额度,您可以跟您们的负责人谈,用这些免费额度来获取支持。这样你们既不用花钱,也能得到及时的帮助,不就是两全其美了吗。」
管理期望值:玩规则的能力
当时我们几个新人,听到这个电话,简直是目瞪口呆啊。
原来还可以这样。
作为服务岗位新人,往往是「好人思维」严重,被客户要求带着走。杨老师这个电话,让我开始去理解,什么是管理客户期望,什么是设定规则。
客户一开始的期望,是「所有服务免费」。如果他抱着这种心态,你做的再多,可能他也很难满意,因为他下次可能继续提出各种问题,期待你免费搞定。一旦拒绝,他就不开心。
杨老师做的事情,是在设定客户的期望值,让客户意识到,收费是正常的。如果客户接受了这个理念,哪怕当时还有不爽,后续的工作就好做了。
他其实是在影响客户心理上的规则。这就是领导者要做的事情。
而从另外一方面,杨老师也沟通了微软服务的价值。尽管以前客户也在和我们交往,但并不能意识到到底这些服务的成本有多高。免费的吗,觉得理所当然。
反而是定位为「收费,对客户伙伴的优惠和免费额度」,更容易让合作伙伴觉得这些东西是高价值的。
这又是在设定客户关于「微软服务价值」的规则。
色狼型领导有个迷思,就是觉得只有掌握了权力,才能设定规则。当他们的规则玩不通的时候,本能就想要更大的权力。
那样这样的话,你对客户怎么办呢?
作为领导者,还需要对设定客户的规则啊,然而你对客户通常可没啥权力。
我们看4.0的领导者,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他们在没有权力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把规则游戏玩得风生水起,直接从心理层面实现对他人的规则设定。
隐秘的心理操控/规则设定
我在心理洞察力上挖到的第一桶金,是从杨老师那里学到的。
那时候我经常竖着耳朵听杨老师和客户的电话,研究分析他是低成本高满意度搞定客户的。同时我还经常跟他做案例分析讨论,受益匪浅。
当时我听了一段时间杨老师和客户的对话,发现他经常会问客户三句话。
这三句话非常牛逼,看上去简单,却蕴含了超级有效的心理操控/规则设定。
例如其中一句话是「你期望我怎么帮你?」
做专业型技术型的客户服务的一个关键,是责任划分。很多时候客户完全期望我们去解决问题,那就很难办。因为你得扛所有事情,工作量大,对方对你的期望也很高。
如果你说「这事情是你的责任」,那恐怕对方非常不爽。
然而我们看杨老师这句话「你期望我怎么帮你?」,其实隐含的前提,就是客户是事情的负责人,而我们则是一个支持者的角色。
客户顺着这个角度思考,就已经开始明确自己的责任,降低了对我们的期望了。
另外一个角度,他们的回答,也让最终的任务更清晰明确了。
杨老师这句话,简单完成了至关重要的心理操控/引导,而客户根本就意识不到。
我研究了一段时间杨老师的客户沟通,也开始有了概念:玩规则这件事情,真特的太重要了。
我吭哧吭哧干半天,杨老师直接几句话,就把那些工作量消掉了,还降低了客户期望值。
所以他能够快速搞定客户达成高绩效,还有大把时间理直气壮摸鱼。
爽歪歪、毛毛雨与毛估估
有次杨老师领到一个新的大号显示器。
杨老师接到电脑上,把外汇软件放到大屏幕上,花花绿绿,搞得像个大户室。
我说「杨老师,你上班时间公然炒股,有没有纪律啊。」
杨老师说:「你个二百五,我在炒外汇,股票有啥意思啊,每天就开几个小时。外汇24小时都能炒,爽歪歪。」
杨老师又说:「等我这块做起来了,微软的工资就是零花钱、毛毛雨啦」。
然而杨老师这块并没有做起来,他做交易的经纪公司倒闭了,本钱都砸了进去。
杨老师做痛心疾首状,说「我特么的还专门选了个排名靠前的经纪公司,觉得大更安全,还特么倒了,岂有此理,天理何在啊」。
杨老师讲话,非常生动。
他不说「钱少」,说「毛毛雨」。
他不说「大概」,说「毛估估」。
他不说「开心」,说「爽歪歪」。
我们同事互相斗嘴,他说你们「到处乱咬」。
他讲话就有种生动形象放松有趣的感觉,很容易让人有画面感,给人的情绪就不一样。哪怕是日常对话,也自带情绪价值。
精神领袖与金钱美女
那时候我在的微软部门里面,流行把经理叫老师。
然而不为经理却被称为老师的有两人,一位是杨老师,一位是黄老师。
黄老师是货真价实的老师,进入微软就干培训,走过很多地方,培训过很多人。
而杨老师,算是唯一一位例外了。
这种感觉,哎呀,哈哈哈,有点像「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一人」。
那杨老师为什么会被称为杨老师呢?
据杨老师回忆,是Wendy给他上的头衔。「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可是……」
同事们说,当年赵匡胤也很无奈:「其实我是真的不想当皇帝的,真的……」
群众们纷纷表示,杨老师你被称为老师当之无愧,因为,你是团队的精神领袖呀。
每当这时候,杨老师就会露出苦大仇深的表情,拒绝这个称号,拿出两个理由:
1)你们这是要害我啊
2)精神领袖没好处啊,没钱拿还要干活,你们看甘地就是精神领袖,有啥好处呢
杨老师是一个讲好处的人。
我刚工作,有次客户的问题感觉搞不定,很惶恐,让杨老师帮我跟客户打电话。
杨老师说:「兄弟,我打电话没问题。问题是,你跟客户沟通,给他的好处是啥呢?没好处为什么他要听你说呢?」
这个好处,不是说什么塞红包,而是说应该先思考,这通电话给客户带来的价值是啥。
我当时听到,觉得醍醐灌顶,这才是本质嘛。闻君一句话,胜读十年书。
一直到今天,大多数领导、公司面临的问题,就是他们没搞清楚,到底他们给他人、客户、员工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有次我有事要找杨老师帮忙,跟他说你要力挺我啊,杨老师表示:「只要有足够的好处,当然我会力挺你啦」。
那么,到底要什么好处呢?
杨老师简单的概括为4个字:「金钱美女」。
后来新上任老板表示,大家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要有觉悟,要有逼格。于是杨老师把自己的目标PS了一把,变成了「事业爱情」。
要享受不要吃苦
当时在开展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活动。
有天杨老师跟我们说,他已经在公司参加过「保先」活动了,不知道为啥街道叫他去,他于是又参加了一次「保先」。
杨老师自豪的说:「诶,我可是一个保过两次鲜(先)的党员哦」。
我们非常诧异,觉得杨老师这种脱离了高级趣味,一心向往金钱美女的人,怎么会积极参加党的活动。
杨老师教育我们说:「你们这就老土了吧,跟你们说,现在党的活动也是与时俱进了。比如社区的保先活动,大家聊聊、听听讲、吃吃东西,就像茶话会。有吃有喝,为啥不去?」
那段时间,他遇到跟我们的争执,就经常说「我可是保过两次先的党员哦」来表达自己的权威性。
有次我想要把一个客户的case交给他,杨老师说:「我已经很苦了,这种事情你不要来找我。」
我说:「你可是保过两次先的党员,党员就要吃苦在前啊,否则怎么体现你的先进性呢?」
杨老师说:「这个观念你就错了。在革命年代,讲奋斗牺牲,党员要吃苦在前,冲锋陷阵。现在是和平年代,我们要美好生活。所以作为党员,先进性就体现在要追求享受,而不是要吃苦。吃苦不是社会主义,还吃苦,怎么能体现党的先进性呢?
作为党员,我要在团队中起到带头作用,就要带头享受。」
杨老师的一个口头禅就是「爽歪歪」,他也真是把「要爽」作为优先级的人。
倒追型的领导者,一个基本思维方式,就是特别关注人的感受,深刻理解情感体验的重要性,也因此,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关注创造出一流的情感体验。
而「爽」,是这种体验的基础。
这跟色狼和好人领导者,形成鲜明对比。
色狼型领导和好人型领导,往往强调「要努力、要吃苦」。他们认为,要成功,你就要能坚持、要坚持忍受痛苦。
倒追型领导,对这种观念嗤之以鼻。他们认为如果你做事情的核心感受是「吃苦」,那通常方向就错了。吃苦跟成功没啥必然联系。
甚至更重要的,倒追型领导,其价值观,是以「人的体验和感受」驱动的。如果一件事情在情感上就是吃苦的,那么很可能不知道去做。
这里要区分情感上的吃苦,和物质上的吃苦。就像当年共产党干革命,物质条件很差,但他们内心有对未来的热情和追求,心有憧憬和光明。
学习上,大多数老师和家长,跟学生灌输的理念是「学习就是痛苦的,你就需要坚持才能学习」。然而顶尖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往往是愉悦和享受。
在心理分析领域,传统的精神分析学派,核心思路是「你需要了解你的过去,才能接受和改变」。
于是会去挖掘原生家庭的不幸,唤起各种负面的情绪。这个过程可能非常的折磨。
我有个学员,跟我说她做心理咨询,第一年简直太痛苦了。
然而米尔顿艾瑞克森,却根本不去挖掘患者的过去。他的理念是,重要的是创造未来。用非常正面的体验直接搞定。
就像自杀女孩的咨询案例,艾瑞克森引导患者创造出积极、正面的生活体验,引导她创造和享受快乐和自信。
这是4.0版本的思想和打法。
马云讲要996,让大家要坚持努力,谁愿意吃苦努力啊,这个主题就很难让人感兴趣。
杨老师,则是旗帜鲜明的要说要享受、要爽歪歪,光明正大的摸鱼,示范如何省力搞定工作和客户,引导大家怼客户、怼老板、互相怼,共同学习和进步,把工作变成一种娱乐体验,办公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团队成员情绪上就很愉悦。
这才有吸引力啊。
今天是情人节。
4.0版本的领导者,可以说是「情人型」,关注人的内心,创造出无与伦比的情感体验。
营销大师乔布斯
2022年初,雷军分享说,小米集团举报了虎年开年以来的第一次重要会议——高端化战略研讨会,要在产品和体验上对标苹果。
这里会牵涉到一个观念和水平问题,就是很多领导者,他们觉得「感觉这玩意是虚的,不实在没啥用」。
例如小米此前的营销,往往就是比参数、比用了什么材料,这些「才实在」。
再比如公司老板,觉得什么员工的美好体验都是需要,发钱才是实在的。
其实从人性角度,「感觉」这玩意,很大程度才是实在的影响人的决策的,反而参数、金钱这些,才是虚的,他们必须通过影响人的感觉才起作用。
深入分析,其实领导者,也知道感觉很重要。但是他们自己觉得没有能力去理解和影响人的感性,因此只能去拼别的啦。
也就是说,其实「感觉」对他们而言是虚无缥缈的,无从理解和把握。
但对于倒追型领导者,就截然不同了。
乔布斯营销就不大讲参数,关注的核心,在于创造出无与伦比的体验。
他设计手机,关注创造一流的体验,哪怕是小孩也能自然上手无需刻意学习;他做发布会,规划和演练,带给用户跌宕起伏的情绪体验;甚至零售店,也是从用户体验出发。
从对人的影响力的角度,感觉就是实在。
iPhone发布会
2007年1月9日,在MacWorld上,乔布斯发布了初代iPhone,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他揭幕iPhone那一段非常精彩,相关的英文字幕如下:
Well, today, we’re introducing three revolutionary products of this class.
The first one: is a widescreen iPod with touch controls.
The second: is a revolutionary mobile phone.
And the third is a breakthrough Internet communications device.So, three things: a widescreen iPod with touch controls; a revolutionary mobile phone; and a breakthrough Internet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 iPod, a phone, and an Internet communicator. An iPod, a phone … are you getting it?
These are not three separate devices, this is one device, and we are calling it iPhone.
Today, today Apple is going to reinvent the phone, and here it is.
No, actually here it is, but we’re gonna leave it there for now.
用中文解释一下流程,大致是,乔布斯首先说:
今天,我们将发布3个革命性的产品。
第一个:有触屏功能的宽屏幕iPod
第二个:革命性的手机
第三个:突破性的互联网通信设备
他每讲一个,台下就开始欢呼。
然后他说:
嗯,三个产品:有触屏功能的宽屏幕iPod、革命性的手机、突破性的互联网通信设备。
接下来乔布斯更简要的、着重的重复:
一款iPod、一款手机、一款互联网通信设备……一款iPod、一款手机……你们明白了吗
在他重复的过程中,逐渐有人理解了他的意思,欢呼声增大。最后乔布斯说:
这并非3种设备,而是一款产品,我们称之为iPhone。
台下欢声雷动。
这一段非常非常的精彩,一开始创造悬念,逐渐解密,最后一锤定音,给听众超出期望的惊喜。
建议各位自己去看一遍,揣摩什么叫做调动人心的情感体验。
为了实现这个体验,乔布斯事前进行了规划,这也是在做心理操控。引导听众的心理,走向预先设定的轨道。
很多人有个误解,觉得人们反感心理操控。
其实人们反感的不是心理操控,是你水平不行。
就像我们进电影院,就希望被引导到一种难以忘怀的观影体验。观众没有得到,就会差评。
4.0版本的领导者,他们的体验规划能力非常出色。通过沟通的交互设计,实现直击人心的效果。
过程即是奖励
乔布斯有句最喜欢的格言:
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 (过程即是奖励)。
这句话,可以认为是4.0型领导者的价值观、人生观。
色狼型领导,重视短期的目标。
好人型领导,重视他人的认同。
智慧型领导,重视客观的真相。
倒追型领导,重视人生的体验。
所谓价值观,就是当面临冲突的时候,到底你会选择什么、放弃什么。
例如资源有限,你会选择关注内心的体验,还是他人的认同?
因为「过程即奖励,体验即意义」,一个人才会真正去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关注旅程中的情感体验,以己推人,建立起对人心敏锐的感受和影响能力。
才会去选择去感受、去创造,拓展出丰富的情感体验。
也因此,一个人在领导层次上的升级,很大程度是价值观、人生观的重塑。